2014-08-21 10:32:24|來源:中國航空報|字號:
2014年8月22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創立者、深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愛戴的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紀念日。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紀念這位世紀偉人,深切緬懷他對航空工業的關懷與支持,以表達我們航空人發自內心地對他的愛戴、敬仰和思念之情。鄧小平同志與日月同輝,與人民同在,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鄧小平同志作為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和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高度重視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參與並親自作出了我國航空工業創建和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包括著名的殲10飛機的決策,多次聽取航空工業領導的匯報,多次視察航空工業的企事業單位,對航空工業改革發展作出了比較全面系統的指示。認真回顧他對航空工業所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感鄧小平同志思想的深邃,深感鄧小平理論的博大精深,深感鄧小平理論對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指導意義。
一、航空工業應放在優先位置發展
鄧小平同志一直高度重視航空工業的發展。他高瞻遠矚,明確提出要優先和大力發展航空工業。1955年12月5日,他在觀看我國裝配的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首飛后提出:“為了建設強大的人民空軍,我們就要有自己的航空工業,而且是現代化的航空工業。”1974年后他兩次主持中央工作,極為關注航空工業的發展,反復強調航空工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79年1月18日,他在聽取三機部領導同志匯報時說:“不管如何,今后作戰,空軍是第一,陸海空軍,空軍要放在第一位,否則什麼仗都打不起來。我傾向把投資放在航空工業和發展空軍上,要取得制空權。”之后他再一次強調“如果我們能有一定數量的更高級的飛機,那我們國家的形勢就不一樣了。”1977年11月1日,鄧小平指出“裝備要有戰略方針,比如講,空軍裝備、海軍的裝備,哪個在先頭?我看首先是空軍的裝備。陸軍沒有空軍掩護怎麼行?海軍沒有空軍掩護也不行。” 1980年10月15日,鄧小平又進一步強調:“裝備也有個輕急緩重,搞什麼?在我腦子裡,恐怕還是空軍。現代戰爭,比如兩伊戰爭裡邊,首先是消耗空軍。”“如果我們能有一定數量的更高級的飛機,那我們國家的形勢就不一樣了。”為此,在我國財政很不寬裕的情況下,他親自作出了一系列發展新型航空裝備的重大決策,包括“太行”發動機和殲10飛機。從世界上近幾次戰爭來看,空中力量已經在戰爭中具有決定性作用,從未來戰爭看,航空力量的作用會更加突出。鄧小平同志遠見卓識,早就認識到這一點,這對進一步加大加快航空工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航空工業表現特別明顯
當代航空工業是一個高投入的高技術產業,科技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正是深刻洞察這一趨勢,鄧小平同志對航空科技給予了特殊關注。他那句著名的論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在針對航空工業作出重要指示時提出來的。1978年4月4日,他說:“科研就是巨大的生產力,這在航空工業表現特別明顯。”之后他再一次強調:“加強科學研究,這是總的趨勢,不僅是航空工業。不搞科研,我們就根本不可能有現代化。”他還較早地提出航空工業要採取技術合作的新形式,打開這個門,引進那些缺門技術。
鄧小平同志高度重視航空人才建設。1978年4月4日,在召集海軍、三機部開會時,他反復強調人才的重要性,他強調說“問題在於發現人才,在於人才使用要得當。”1978年6月26日,在聽取三機部、空軍領導同志匯報時,當他得知航空工業科技人才短缺時,他著急地說:“現在你們還不著手培養技術干部、技術工人就來不及了”,“航空學院又是科研機構,招生要翻一番”。他指出“把數學競賽好的選3000人,拿一部分給航空”。“要選拔一些尖端技術人才,要敢於破格,不拘一格選人才。”他要求大力辦好3所航空學院,抓緊籌建新的航空學院。今天,我們航空工業一大批科研管理骨干,都是在鄧小平同志作出這個重要指示的背景下,參加高考、投身航空工業的!
從1977年到1981年,鄧小平同志相繼對航空科技工作做出了許多重要指示,包括航空科研發展要一步一步走台階,科技工作要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等。自1999年以來,中國航空工業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實現了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再到當前同台競技的歷史轉變。這種重大的歷史性轉變,與我們遵照鄧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高度重視航空科技發展、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做好航空科技貯備等直接相關。今后我們應堅定不移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堅定不移地加大自主創新的力度。
三、航空工業要形成完整的體系
鄧小平同志對航空工業的體系發展特別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1977年8月23日,鄧小平在軍委座談會上指出“研究與生產是絲毫不能分離的”。1979年1月18日,鄧小平在聽取三機部領導同志匯報時指出:“根據國外考察的經驗,根據我們國家實際發展情況,產品設計機構、產品設計所要同工廠統一起來。”他又進一步指出,對於基礎性研究所,如風洞等研究所不要合並。1977年10月4日,他專門對航空工業做出了指示,他指出“從長遠看,科研要走在生產前面。”目前科研走在生產前面這一點,不僅航空工業,在全國都落實得很好。但是,科研與生產脫節問題,一直是我國難以解決的重大問題,始終阻礙著我國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發揮。究其原因,重要原因之一是體制機制問題,如國家主管科研生產的部門多頭,將科研和生產單位人為劃分事業和企業,使得科研生產結合似乎有一道屏障。
1978年6月26日,當航空工業部領導匯報要建立航空生產體系時,鄧小平指出:“把飛機上的電子工業交給三機部。” 1979年1月18日,鄧小平同志在聽取三機部負責同志匯報時,進一步指出“機載設備、飛機上的電子、雷達、火力控制系統,你們要自己搞,這個方針對。搞飛機不搞電子、雷達是不行的,沒有好的電子火控系統,飛機等於沒用。”
關於航空制造與維修關系的問題,鄧小平同志也高度重視。1975年4月14日,他在聽取國防工業匯報時,明確指出“制造和維修的關系,必須妥善解決。現在不是按照常規的解決辦法,常規的辦法是生產好多飛機,要有相應零備件,容易損壞的零備件要有個比例”。他指出,零備件任務必須列入五年計劃,能力不夠,寧可少造飛機。1979年9月,在討論航空工業某項目引進的時候,當有人談到航空維修時,他明確指出“使用單位搞小修,大修、中修一定要在生產廠組織。今后不論是軍用的,民用的廠,都要包修。國外也是如此。這樣既可節省又可以使工廠提高質量。以后計算生產能力,比如設計生產能力是100架,相應地要有百分之幾十的修理任務。”“計算生產能力,不管哪一個部門,都要考慮修配能力。工廠一定要承擔中修、大修任務。以后凡是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要有相應的修理能力,要有一個比例”。
近幾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堅持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推進科研院所改制,不斷適應新情況變革機制,加速科研與生產的結合,積極開展航空維修服務業,取得了較好成績。但還要繼續按照鄧小平理論,從上到下,積極探索,大膽實踐。
四、航空武器裝備必須百分之百保証質量
航空工業六十多年的發展,既有著許多勝利的輝煌,也經歷過大的挫折,其中“大躍進”和“文革”造成的破壞最為嚴重。為此,鄧小平同志拿出很大精力抓航空工業的質量。1974年,他重新工作后就馬上指示,國防工業“還是要講質量第一,特別是重型的東西、高級的東西,特別是空軍的東西”。1978年4月4日,他十分嚴肅地要求航空工業:“飛機質量就是要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也不行,非百分之百不行”。為了使航空工業質量整頓迅速取得成效,他提出用當時中央9號文件解決鐵路的辦法來解決航空工業的問題。近幾年,為進一步落實鄧小平的指示,抓好質量問題,我們大力推行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在質量上進行嚴格定量管理,把質量文化建設作為集團文化的重要內容點,提出“質量是航空人的生命”,為提高產品質量產生了明顯效果。
五、改革調整軍工體制,推進軍民結合
改革調整軍工體制,實行軍民結合,是鄧小平同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一個極有特色、富有遠見的思想。他提出軍工要找出路,生產能力轉向民用,並對國防科技工業提出了“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戰略指導思想。為了推動軍工企業的戰略轉變,鄧小平同志提出了軍工體制改革問題。1986年6月,航空工業部部長莫文祥在向鄧小平同志匯報軍轉民遇到一些問題時,他針對航空工業軍轉民的問題說:“我國的軍工體制還是同蘇聯的一樣。蘇聯的體制証明是吃了虧的,主要是不能帶動民用工業,不能帶動整個經濟。因此,我國的軍工體制要改革,否則也要吃虧。”不久中央就作出決定,將軍工各部劃歸國務院直接領導。
在軍轉民中,鄧小平同志特別關心國產民用飛機發展。1979年1月18日,他強調“三機部要軍民並舉,既要努力搞軍用飛機,也要搞民用飛機。民用飛機可以同別的國家搞合股經營,軍用飛機能搞合股經營也可以。我們搞出來以后還可以向第三世界國家出口”。與此同時,鄧小平同志還較早地對航空工業提出了對外開放問題,要求國家對工業部門下放權力,同時三機部要對所屬的外貿公司下放權力,積極開辟國際市場,組織各種飛機出口,並為航空工業的一些飛機出口項目親自作出批示。1980年10月13日,鄧小平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指出“國內航線的飛機,要考慮自己制造。”1982年2月,他又進一步指出:國內航線使用民用飛機,由國內自己制造要作為國策定下來。使用國產飛機,不僅是國策問題,也是一個民族精神問題。許多國家的相關產業發展,就是靠這種民族精神發展起來的。鄧小平的指示,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對我國民族工業發展有特別重要的指導意義。
軍工搞軍民結合,但結合點應在什麼位置?這也是長期困擾大家的一個問題,目前也存在爭論。其實鄧小平同志已經給予了我們答案。他強調軍工搞民品不能都是一般的,不能沒有技術提高。說明這個結合點首先應該是高技術產業,不是一般產業。1986年6月3日鄧小平在談及軍轉民,針對當時僅搞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洗衣機等時指出:“搞民品不錯,但不能限於搞簡單商品,要集中搞民品,要統一集中搞民品,不是平行搞。”這說明要站在國家科技產業發展的高度來尋求結合點,要利用航空高科技溢出效應,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國防科技工業要站在整個國家發展高度來尋求軍民結合,這種思想對今后整個國防科技工業的軍民結合和產業結構調整仍然是非常重要。目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正在大力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狠抓航空高科技的溢出效應,大力開展資本運作和上市,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軍民融合、以民養軍取得顯著進展。
建設航空工業強國是鄧小平同志的夢想,也是中華民族的夢想。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是,他生前念茲在茲的航空工業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他親自決策的殲10飛機、“太行”發動機已經批量交付部隊,形成戰斗力,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揚了國威,壯了軍威。當前,我國航空武器裝備呈現“井噴式”發展,以運20飛機為代表的系列運輸機,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之后第4個能夠自主研制大型運輸機的國家。以殲15飛機在航母上完美起降及完成系列任務為標志,中航工業研制的航空裝備正在推動中國進入以空強海的新時代。以直10、直19武裝直升機成功研制和批量裝備為代表,標志著我國直升機研制進入世界先進水平。以殲10、殲11飛機大批量裝備部隊和系列發展為代表,推動中國軍機正在向以二代裝備為主向以三代裝備為主的跨越。以空警200、空警2000預警機等特種飛機為代表,實現了我國航空特種裝備從無到有,加速了我國航空裝備由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變。以“太行”發動機批量裝備部隊為代表,我國航空工業已具備自主研發第三代航空發動機的能力,實現了航空發動機從中等推力向大推力、從渦噴到渦扇、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以“玉龍”發動機為代表,我國已具備了完全立足國內制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第三代先進渦軸發動機的能力。以“閃電”10導彈為代表,我國空空、空地導彈實現了從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並實現了批量交付。同時,“新舟”系列飛機累計獲得270架訂單,中航工業全力支持的ARJ21、C919客機也取得重大進展。我國已躋身世界少數幾個能系列化、多譜系自主研制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航空武器裝備的國家之列,實現了與世界航空強者從“望其項背”到“同台競技”、從“跟蹤發展”到“自主創新”、從“高級打工者”到“平等合作伙伴”的歷史性轉變,為國防現代化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敬愛的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我們更加懷念他對航空工業的巨大關懷和殷切期望,更加牢記他的諄諄教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高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充分認識航空工業的戰略性地位和作用,全面實施“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發展戰略,奮力推進改革發展和自主創新,繼續提高發展質量,加速實現先進航空武器裝備的自主保障、民用航空裝備的國產化和航空工業服務業的現代化﹔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創新、創新、再創新”的要求,堅定不移、持之以恆地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加快實現由跟蹤創新向自主創新的跨越,努力形成先進航空科研能力、系統綜合集成能力和數字化研制生產能力﹔大力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統籌好“富國”與“強軍”的雙重使命﹔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充分利用航空技術水平實現對世界航空工業強國從望其項背到並駕齊驅的跨越,把中航工業打造成為體現國家綜合實力的世界一流跨國公司,努力實踐“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集團宗旨,大力弘揚“敬業誠信,創新超越”集團理念,煥發航空情懷, 加快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航空工業強國,為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航空工業,航空武器裝備,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