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1 10:37:42|來源:環球網|字號:
朝鮮半島位於東北亞的中心,也猶如一塊伸向海洋的跳板,歷史上大陸勢力與海洋勢力多次在這裡碰撞和較量,120年前甲午戰爭的戰火正是在這裡點燃,歷史在此轉折。紀念甲午戰爭,有必要重新認識朝鮮半島在東亞地緣政治上的價值。
中日在朝鮮半島第一次正式交鋒發生在公元663年。第二次交鋒在明朝萬歷年間,中朝聯盟獲勝,維護了東亞秩序的穩定,同時也暴露了“日本覬覦中國大陸領土久矣”。明治維新后,1885年《脫亞論》發表,主張中國“天下”已經崩潰,日本應轉向西洋文明,領銜建立亞洲的新秩序。怎樣建立新秩序,日本隻有在朝鮮半島尋找機會。1894年,朝鮮東學黨農民起義,日本看准機會,以保護僑民為由出兵朝鮮半島,中日兩軍直接交鋒,甲午戰爭由此引爆。這成為改寫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的分水嶺,從此海洋勢力取代大陸勢力主導或規制東亞國際秩序。
接下來又是幾場惡戰。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然后是抗日戰爭和朝鮮戰爭。不到60年時間裡,以朝鮮半島為中心爆發了4次大規模戰爭。對此,韓國前總統朴正熙感慨地說:“如果我們的歷史是一部受難和外國入侵的歷史,那麼這是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環境造成的。”這些戰爭本質上都是大陸勢力與海洋勢力的直接較量。
歷史証明,當大陸與半島聯盟即中朝聯盟強大的時候,也是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國際秩序最穩定的時期。而自甲午戰爭至今120年間,由於海洋勢力介入,直接導致朝鮮半島動蕩不定、戰爭頻仍。如今戰爭未真正結束,還有余波激蕩之勢。
近些年來,不斷有人質疑甚至否定朝鮮對中國的地緣戰略價值,認為傳統地緣政治觀念已經過時。這些人卻無法解釋為什麼美國反而在強化美韓同盟和美日同盟。明眼人都知道,一旦朝鮮局勢失控,敵國插手,足以經由東北之捷徑,“直拊北京之背”。
今天的日本已不在決定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戰略位置上了。而今天的美國卻在扮演日本當年的部分角色。美國實施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目的就是要確保美國主導東亞國際秩序。不同於當年日本的是,美國對中國大陸沒有領土野心。
中國經過百多年的演進,特別是實施改革開放的強國戰略,終於使東亞秩序逐步向它的傳統格局螺旋式回歸。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國人切莫在地緣政治的認識上產生混亂。孫中山曾說:“隻有堅強的中國,才能保証韓國獨立,也隻有自由的韓國,才能屏障中國的安全。”他所說的韓國即當時未分裂的朝鮮半島。這番話精辟地概括了中國與朝鮮半島之間地緣政治的關系,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者是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朝鮮半島,東亞秩序,甲午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