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2 07:20:00|來源:新華網|字號:
李代沫、張耀揚、張元、寧財神、何盛東、高虎、張默、房祖名、柯震東……如果加上之前涉毒的藝人,這個名單無疑更長。讓人無奈的是,公眾對藝人尤其是明星涉毒逐漸失去了最初的關注,但在毒品帶給全民族的痛苦回憶下,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對涉毒明星“板起臉”。
身為公眾人物,不愛惜羽毛的明星因涉毒不斷“進進出出”,一些涉毒明星甚至拍攝過禁毒宣傳片,將公益和大義當成演戲,讓人難以理解,也讓不少人對此類現象產生審美疲勞,已經“懶得看、懶得說”,至多一句“貴圈真亂”,不願勞費精神。甚至,有網民制作不斷擴大陣容的《監獄風雲》海報,對這一現象進行著娛樂化消費。
這種熟視無睹甚至麻木的反應下,是不少人的無奈心態。逐一曝出的涉毒明星,不少人擁有眾多青少年粉絲,堪稱青年偶像,其行為舉止有著效果明顯的示范性,因而其涉毒也就遠遠超出個人行為,有著惡劣的社會影響。在明星的涉毒行為上,輿論幾乎一邊倒進行譴責,一些明星也受到了相應的法律懲罰。但尷尬的是,幾乎所有因涉毒被抓的藝人經過短暫沉寂后,依然從容亮相紅毯,舞照跳,馬照跑,演藝公司也沒有一個主動和涉毒藝人解約。能飄飄然涉毒,也能輕輕鬆鬆復出,讓人不得不感慨,在這個高度市場化的圈子裡,缺了些許道德的血液。
既負其名,必承其重。明星享受著公眾擁戴,獲得了超出絕大多數人的豐厚回報,也就更應該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北京演出行業協會和各大演出公司簽訂承諾書,表示不錄用、不組織涉毒藝人演出,雖然只是倡議,但也在演藝圈內走出了勒緊涉毒藝人“緊箍咒”的第一步。
包括鴉片在內的毒品,留給中國人的是屈辱回憶。隨著“靈感論”“圈子說”等諸多說法的流行,讓人不得不承認,明星、藝人圈子裡如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吸毒文化”,並在一定的范圍裡形成風氣。在業內“緊箍咒”開始逐步加強的同時,對涉毒藝人面向大眾公開傳播的影視及廣告作品的傳播審查也應設置相應門檻,以讓其毒性遠離公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通過廣告代言等傳播廣泛的公開方式宣傳產品時,也應自覺排毒。
隻有政府、企業、公眾乃至明星粉絲等相關各方共同努力,牢記毒品帶來的共同歷史記憶,才能避免明星個人的涉毒行為帶給社會更多破壞,才能讓包括藝人、明星在內的每個人遠離毒品,也才能共同筑起防范“毒品文化”入侵的防火牆,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演藝環境和整體社會氛圍。
明星,涉毒,藝人,緊箍咒,監獄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