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5 15:30:48|來源:新華網|字號:
摘要:良好的政績評價體系應能激勵貧困縣官員按發展的要求履職。連年貧困或貧困程度連年加深無論如何都不是值得夸耀的事。 |
近日,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正積極研究貧困縣退出機制。(12月24日《人民日報》)
目前,貧困縣能得到上級乃至中央的財政轉移支付。部分貧困縣甚至慶祝自己連續成為貧困縣,把這當成“光榮”的事。此種極不正常的怪現狀,必須盡快改變。
貧困縣成因多種多樣。不可否認,極少數貧困縣因為自然條件而無法改變貧困狀態,但這畢竟是極少數的。在貧困縣脫貧機制上,相關部門作了多方面探索,連片貧困區概念的提出及在現實中的操作就是一例。但是,這還不很夠,積極研究貧困縣退出機制,讓貧困縣的發展步伐加快正當其時。
對於貧困縣來說,財政轉移支付是必要的,但是,“等靠要”思維束縛下的財政轉移支付不足以激活貧困縣的活力。躺在轉移支付資金的“功勞簿”上,實際上只是在通過外部輸血的方式,讓貧困縣得以正常運轉。貧困縣更需要的造血機制往往難以形成。
外部資金要用在刀刃上。貧困縣本來融資機制就不夠健全,外部資金的取得本來就不容易。有些貧困縣卻把資金用於形象工程建設項目,用於豪華辦公樓建設等無助於發展造血機制形成的項目上。短缺的資金更應用於貧困縣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改善上。貧困縣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通常是貧困縣發展的瓶頸。汽笛一響,黃金萬兩。道路基礎設施的改善,可以節約物流成本,加快貧困地區與發達地區的經濟融合。老百姓收入的提高,離不開人力資本的積累。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就是在幫助當地人民積累人力資本。貧困地區人力資本較為薄弱,是發展的短板。將更多的外來資金用於教育,可望對人力資本積累施以一臂之力。貧困縣政府擴大醫療衛生支出和養老保障支出,相應地,當地人民的相關支出就會因為公共服務體系的健全而減少,從而提高貧困縣人民的可支配收入,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良好的政績評價體系應能激勵貧困縣官員按發展的要求履職。連年貧困或貧困程度連年加深無論如何都不是值得夸耀的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設計中,要充分考慮貧困縣的減貧成就。貧困縣條件艱苦,在貧困地區工作的官員很不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反貧困的責任可以減輕。條件艱苦不是貧困縣長年不變的理由。貧困加深的地方,要深入分析原因,辨別主客觀因素,對於主觀因素導致的貧困加深的責任者,應予以相應的懲罰。
建立退出機制,更多的是要激勵貧困縣,在產業發展、人力資本投資等造血機制上多下功夫。隻有這樣,貧困縣的退出機制才可能真正形成,人民才能在此真正地安居樂業。(楊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