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正文

有償刪帖,網絡敲詐式腐敗的“惡之花”

2014-12-26 16:04:29|來源:人民網|字號:

摘要:司法懲戒已是最后的選擇,重構網編權責關系、整飭網絡信息秩序,以嚴密有序的事前防范尤為重要。

2014年以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批涉及互聯網行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共計9件11人。一些企業有發布宣傳軟文和刪除負面信息的需求,然而,除非網站發布內容有明顯問題或瑕疵,一般網站不會刪除相關信息,因此自然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隱形“需求市場”。公關公司和一些“公關人”成為這些有剛性需求的公司、個人“走捷徑”刪帖、發帖的不二之選,扮演了類似“權力掮客”的角色。(12月24日《法制日報》)

網絡輿論場,按理說,應該是輿情民意的“集散地”。然而,由於少數網編掌控著海量信息生殺予奪的核心權力,在有效監管闕如的語境下,這種權力難免就任性地成為待價而沽的“商品”:私相授受,權錢勾兌,好不熱鬧。即便2012年“百度刪帖事件”被披露后,諸多網絡公關公司並未消停,更未收手,有償刪帖的交易報價甚至水漲船高。按價刪帖,成為中國互聯網中敲詐式腐敗的一朵“惡之花”。

從司法部門反饋的信息來看,刪帖產業鏈可謂觸目驚心:涉及多個互聯網知名門戶網站和部分媒體下屬網站﹔受賄次數最多的一名網站編輯,5年期間收受他人賄賂160余次﹔最長潛伏時期6年﹔犯罪門檻低,並有成為潛規則的趨勢,部分網站工作人員入職當年就開始受賄……在這個產業鏈上,有“剛需”的買家,有貪婪的賣家,有“專業”的中介,時髦的說法是“危機公關”,本質不過是罔顧公序良俗,“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有償刪帖之惡,表現在三個層面:一是誤導輿論。混淆黑白,顛倒是非,真實的民意因明碼標價的刪帖產業,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民情民意不彰,是非善惡難辨,長此以往,網絡世界就成了扭曲的“名利場”。二是驕縱罪惡。刪帖產業看似文雅,實質仍是違法犯罪。譬如21世紀網主編等,以簽所謂廣告合同收公司“保護費”,與100多家IPO公司、上市公司簽訂了廣告合同,收取費用數億元,有時刪帖要收100萬。這樣的“刪帖費”,以“有償不聞”堵塞悠悠民口,與敲詐勒索有何差異?三是侵犯權益。自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20多年來,中國擁有6.3億網民,5億微博、微信用戶,每天信息發送量超200億條,社交端口同時在線人數突破2億。全球互聯網公司10強中,中國佔了4家。如果刪帖成風、敲詐橫行,公民的表達權、公司的經營權等,都會因此而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互聯網政治或互聯網經濟,遲早會因為刪帖、敲詐等暗流而滿目瘡痍。

英國思想史學家阿克頓勛爵有句名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官員如此,網編亦然。網絡刪帖,不過是腐敗在網絡世界的現實呈現。於此而言,互聯網整治,不是收縮權利邊界,而是規范權力行為。四中全會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此前,兩高《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明確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者,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有償刪帖課以刑責,合情合理,合法合規。

當然,徒法難以自行。司法懲戒已是最后的選擇,重構網編權責關系、整飭網絡信息秩序,以嚴密有序的事前防范,遏止非法“公關”市場,惟其如此,各種推手、黑手,才會真正斷了作奸犯科的念想。(鄧海建)

(責編:欒雨石)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那些給老公扣綠帽子的女明星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孫儷趙薇林青霞 一炮而紅的備胎女星(組圖)

湖南益陽政協副主席辭職從醫:上任時已想辭職了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