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6 07:05: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如果供給撓不到需求的痒痒,消費者是不會掏錢的。至於說什麼用包裹填滿精神空虛更是無稽之談。 |
剛剛過去的平安夜當天,英國《金融時報》刊發文章,稱中國人過聖誕節跟過“雙11”一樣,就是“買買買”,其實是用包裹填滿精神空虛。
這樣的觀點本不值一駁,不過國內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認為中國人過洋節太沒品了,是崇洋媚外的表現。比如,湖南有高校學子穿漢服舉標語“抵制聖誕”,西安一高校甚至平安夜封校,不許學生過洋節。
其實這些都是過激反應。不錯,中國人現在越來越喜歡過聖誕節了,不只是聖誕節,萬聖節、情人節這樣的洋節,擁躉也很多﹔更值得注意的是,誕生於緩慢的、漸進的農耕時代的傳統節日,比如七夕節、中秋節,在經過一番轉型升級之后也都聚集了不小的人氣。與其說中國人愛過聖誕節,不如說中國人越來越愛享受節日的氛圍。
有人說這是“商家的陰謀”,但如果供給撓不到需求的痒痒,消費者是不會掏錢的。至於說什麼用包裹填滿精神空虛更是無稽之談。
另一方面,雖然社會上一直在吐槽:錢不夠花,物價太貴!可這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會出現的聲音。平安夜、聖誕節,各地網友上傳了大量城市交通擁堵的圖片,就足以說明中國民眾的整體收入水平已經提高了不少了,消費能力很強。
錢不夠花的怨言,更多是基於貧富差距有所加大而發的。但這不正是鄧小平設計的發展步驟嗎?必須有人先富,然后才是共富。現在正好是先富帶動后富的過渡性階段。
中國經濟過去30年大踏步前進,現在經濟增速到了“7時代”,但是放眼全球仍是中高速。經濟保持活力,勞動者就閑不下來。工作、生活節奏快,就需要有減壓閥,而且還不能隻有幾個——光靠傳統節日是不夠的,需要洋節來當救火隊員。
這沒什麼不好。毛主席講洋為中用,魯迅講拿來主義,洋務派講西學為用。說白了,都是務實的實用主義。中國人過洋節,不是為了祭祀耶穌,只是找個放鬆的借口﹔中國人過傳統節日,是講求一家團圓,是放假的節奏。這就好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也可以叫做陰陽互補,取洋節之長補傳統節日之短。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之后,西方節日對於咱老百姓來說,滿足了精神上的細化需求:想對媽媽好,過母親節﹔想對爸爸好,過父親節﹔想對朋友好,過感恩節﹔想對愛人好,過情人節……這些洋節就像同樣來自西方的超市一樣,各種需求分門別類,想要什麼自己去拿。
這樣的事情歷史上反復出現。上溯3000年,中國不知吸收了多少外來文化,可本土文化愈加繁盛。因為中國文化是兼容包容的,我們的傳統是隻取經,不傳教,這種特性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的文化才能千年不絕,萬代長存。
總之,我們過了洋節,不會變成洋人,就好像我們吃了豬肉,不會變成豬一樣。
(熊建,人民日報記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