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
虽然银行业内的竞争似乎逐渐加剧,但对实体部门来说,银行业在给其金融“输血”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抽血”的弊端。
近日,关于“银行业暴利”的讨论沸沸扬扬,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发展前景普遍面临困难的背景下,众多商业银行“一枝独秀”的经营业绩,更是引起广泛质疑。
从数据看,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规模和前景,确实已经居于国内各行业前茅,这也意味着自本世纪初以来的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就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言已经成功,但同时也带来了“过犹不及”的新问题。
众所周知,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境外媒体经常说中国国有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但近几年,银行业不仅在国内业绩突出,而且在规模上也逐渐居于全球前列,并且由于国际化步伐有限,也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过多影响。表面看,推动银行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不良资产重组、促进业务创新等措施,是促使银行业转变形象的原因;从深层次看,则与真正把追求利润目标融入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之中,并且与银行高管业绩密切结合有关。
银行业有现在的“好日子”,从根本上看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赶上了2003年到2007年左右的全球经济高增长周期,中国经济即使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也没被从根本上动摇基础。二是银行经营机制发生了一些切实转变,市场化运营框架基本建立。三是遇到全方位的行业保护,包括利率市场化缓慢、市场进入与退出受到严格控制等。四是在新的地方竞争格局下,银行业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推动金融产业化运营的核心主体,其自身也成为GDP竞争中的主力贡献者。
综合以上因素来看,第二个因素导致的银行利润增加显然是好事,但其他几个因素却值得深思。一方面,由于还没有真正经历一次深刻的经济周期波动,体会长期经济下滑的冲击,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还难以让人信服。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过分依赖银行业,银行更承担了很多在国外由政府财政承担的任务,并且在改革中形成了坚固的利益格局,政府对于其保护也日益加重。虽然在银行业内的竞争似乎逐渐加剧,但对实体部门来说,银行业在给其金融“输血”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抽血”的弊端,典型的就是在农村金融领域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换句话说,在行业过度保护的情况下,银行业对于上游资金提供者和下游资金需求者都拥有绝对的谈判优势,使其在获得额外“保护利润”的同时,却对实体部门和居民都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以通过上市改制来强化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上一轮银行改革,已经需要进行新的反思了。为避免各界对于“暴利”的质疑,解决其带来的潜在负面问题,应该一方面改变银行现有业务模式,并真正减少行政性干预;另一方面推动利率市场化、完善银行业的有效竞争格局。从银行改革理念上看,“暴利”争议的背后,实际上包括了三大矛盾:财政部门与金融部门、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的边界与平衡,以及金融部门内部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