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27日09:51 手机看新闻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04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95.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37.1%的人表示身边能说纯正方言的年轻人已经不多。受访者中,“80后”占41.1%,“70后”占40.1%。39.0%的受访者经常使用方言交流,47.0%的人有时使用,3.8%的人很少使用,8.2%的人从不使用,还有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会说方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而浓重的方言土语,不利于人际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服务行业人员,方言更是大忌。所以国家早在数年前,就提倡说普通话。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表现形态,其作用不容忽视:既为一方人民服务,在它的服务范围内能够很好地发挥日常交际和感情沟通的功能,又承载了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珍贵财富。人们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民族组成的社会大家庭,是由“家乡话”的“方言土语”汇成的丰富语言的“大合唱”。谁不说自己的家乡话?谁不觉得家乡话亲、方言土语好听?
然而,从近年来的语言文字教育现状来看,各地对普通话的教学重视有余,而对方言的保护普及不足,以至于方言面临着沦落甚至失传的危险。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
保护方言,不让方言失传,当然不是要否定普通话的价值和地位,而是要在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同时,尽力保护方言的有效传承,善待方言,不歧视方言,不为说方言而羞耻。否则,如果放任方言流失,那么方言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个历史遗憾,到那时候,我们再扼腕痛惜恐为时已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3月27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