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中国增长引擎失去光泽了吗

2012年05月22日10:58    来源:《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赵昌会
 
4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全面黯淡,央行自5月18日起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一时间国内外议论纷纷,乐观其成者不以为然,认为政策意图本该如此,坚持无所谓;悲观宿命者直呼大事不好,强调增长放缓来势过快,担忧硬着陆不可免。
 
他们可能都错了。实际上,经济内在的自然增长倾向加上政府明智的宏观政策引导,可以保证经济发展既不失速,也不停滞。但另一方面,经济管理当局必须郑重其事,严防调控手段180度转向,同时权衡、配套使用各种政策工具,决不可掉以轻心。4月份的数据下滑,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从鼓励出口政策转向鼓励进口调整而出现的。笔者认为,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其实同等重要,不能为了转型,而刻意放缓发展,而是应该在确保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转型。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正确判断形势从而提供解决办法的能力,显得极度缺乏。
 
首先我们要明了中国经济的家底,这有助于树立信心,顺势而为。据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11年底,中国大陆劳动力人口7.955亿人,由于老龄化现象迅猛登场,到2015年会跌破7.9亿。从几项关键经济指标看,以市场汇率计算,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2万亿美元,2014年可能约为11万亿美元;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58美元,预计2016年有望历史性地突破1万美元大关。概括地说,我们正在进入这样一种图景:在第12个五年规划期内(2011-2016年),中国将在劳动力不增反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规模翻番。
 
上述图景虽然可望但远非触手可及。纵观历史,中国的创造力大爆发时期尚未到来。这取决于能否持之以恒地提高教育水准、普及科技、鼓励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以及社会精英阶层能否具备战胜挑战、开启新局的思想力,尤其是中央政府能否提供高瞻远瞩的强大领导力。
 
认清和利用有可能出现的新机遇至关重要。当务之急在于设法开辟新思维,规划和实施今后5-10年全球一体化蓝图。其中,应包括但绝不限于四项地缘经济战略:一,完成全球布局,使贸易和投资活动纵横天下,在世界每个角落展示经济实力;二,采取集体行动推进中国战略利益,保障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地位;三,有能力进行战略性投资,将亚非拉视为中国的前途所在,在这些地区大兴制造业,并着手若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交通、水力、能源的超大工程;四,培养全球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北美、欧洲市场主要留给私有企业,而国有银行、央企和地方国企,要聚精会神于亚非拉市场。记住这句话:继续关注亚洲,格外重视非洲和拉美,依托所有的国力工具,把中国变成全球强国。
 
中国潜力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传奇故事。13亿多中国人依然在奋力争取小康目标,离富裕社会还十分遥远。因此只有在继续谋求发展中,力争在未来某个阶段将中国经济调整到以内需导向的成长模式。中国不必刻意大幅放慢步伐,而应在这个超常跑比赛途中自然而然地开始“换速跑”。▲(作者是中国进出口银行资深经理)
 
(责编:邹雅婷)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