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了就拆,不关注了再建,41栋违建别墅究竟“诈死”给谁看、又是谁在背后赐予其“原地复活”的能量呢?
秦岭户县段圭峰山下41栋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违规别墅,在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委会办公室的监督下自8月7日起被项目单位拆除。据秦岭保护办介绍,拆除后的地块将在统一规划下开发利用。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被拆别墅原址上并不是进行生态复原,而是要建设新“别墅”。(8月16日新华网)
一片违建别墅倒下去,另一片违建别墅站起来。这就是发生在秦岭保护办眼皮子底下的咄咄怪事。这是一个看起来颇为诡异的悖论:如果真要拆,反正建了还是拆,何苦大兴土木;如果是假拆,反正迟早要复建,何苦假戏真做?有一点是肯定的:开发商配合相关方面如此“做戏”,这拆拆建建的成本却迟早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民众来承担了。
秦岭之于地方的意义,其实从“生态环境保护管委会办公室”这个行政架构就能窥斑见豹。怎么保护是一回事,借着保护搞寻租开发是另一回事。于后者而言,管理者、监管者显然难逃其咎。据说秦岭违建别墅最早始于2003年,在长达9年的“生长期”,职能部门勒令停建或拆除过吗?更可疑的是,从2003年起,我国已明令禁供别墅用地;且为保护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2003年陕西省还曾对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进行过专项整治——那么,这些本质是违建的别墅何以个个“证照齐全”?这些公章晃眼的“准生证”究竟是如何突破程序正义呼啸而至?
在违建别墅的“成长史”上,必然写满千疮百孔的失职渎职、甚至蛛丝马迹的权力赎买嫌疑。拆或者再拆,显然不是目的,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挖出违建别墅背后的权力失范真相,进而厘清责任、严肃罚单。
拆了建,建了拆,据说41栋违建别墅“拆除费用达9000万元”。但马上有人辟谣说没花那么多钱。总之,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总会有人为之埋单,但资源浪费与生态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曝光了就拆,不关注了再建,41栋违建别墅究竟“诈死”给谁看、又是谁在背后赐予其“原地复活”的能量呢?
□邓海建(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