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新华网:“网络问政”如何成为永不下班的接待室

卜云彤

2012年10月18日09:1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卜云彤

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近日开通“问政海口”频道,获得网民叫好、媒体称赞。这一方面反映了群众的热切期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群众投诉难、求告无门等问题还在一些部门、一些事情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而“网络问政”则相当于永不下班的信访接待室,群众随时随地可“上访”,还不用跑路,也不用预约,切实相当方便。但是不少“网络问政”在热过一段后就归于平淡,甚至变成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形式主义。“网络问政”究竟要如何办好?

“网络问政”当然要建立一套工作制度,做到限时答复,并能够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这是建立“网络问政”的题中应有之意。但这还很不够,好的想法、好的形式不必然就一定带来好的预期结果。限时答复和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还是一种程序、形式,要有实在的内容与之配合才有实效,群众才能得到实惠。从过去的经验看,有群众反映一些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虽然按时答复了,但语焉不详,看后莫名所以,如坠五里雾中;有的答非所问,王顾左右而言他,玩文字游戏;有的几个部门互相推卸责任,把群众如同踢皮球,让人在几个部门间来回跑,直到你跑得乏了,没脾气了,无奈放弃为止。

遇有重大疑难问题,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办案很有必要,解决了问题,还有推动、示范作用,但这难以成为工作常态。“网络问政”的日常工作主要还得靠政府职能部门,只有政府职能部门主要领导重视“网络问政”,认真负责,落实责任,抱有爱民之心,体恤民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的呼声、质疑,才能把“网络问政”办好。

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通情达理的、可以沟通的;蛮不讲理、无理取闹的只是个别的、极少数人。政府职能部门在“网络问政”时要坦诚面对群众,不忽悠、不急躁、不懈怠,能快点答复的尽快答复,能够马上办的立即办理。对于一些问题因客观原因或于法无理暂时难以办理或不能办理的,要耐心说服解释,直到对方弄懂听明白为止。对一些重点人物、重点事件、复杂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还可以走出网络的虚拟世界,实行家访走访,当面沟通、当面说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消除了群众的怨气、打开了群众的心结、驱散了群众的疑虑,我们的社会必会更加和谐,群众的幸福感也会大大增加。

“网络问政”开辟了政府联系群众的一个新渠道。如果我们“网络问政”的各项制度切切实实地落实了,每一次投诉从群众角度来看也都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群众感受到了政府的诚意、实情,那么才可以说,“网络问政”办成了政府工作的一个善政、德政。(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

(责编:张岩)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