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苏贞昌对谢长廷“宪法各表”迟迟不表态,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迟迟未有消息,日前传出谢长廷准备另辟战线。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今日发表社评指出,此一讯息不只显示,谢长廷急于要“走自己的路”,也意味苏谢合即将破局。
社评摘编如下:
由于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对谢长廷的“宪法各表”迟迟不愿表态,双方对“中国事务委员会”的定位与组织,又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日前传出谢长廷已准备另辟战线,以其维新基金会做为今后民进党与大陆的交流平台。此一讯息不只显示,谢长廷急于要“走自己的路”,也意味苏谢合即将破局。
早在苏贞昌出任党主席前,就邀请谢长廷担任“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然而,8月6日民进党宣布“中国事务部”主任由洪财隆出任,9月11日起,民进党又连着四周办理“面对中国”系列座谈会;但直到现在,“中国事务委员会”毫无动静;原本外界原本预期“中国事务委员会”可能很快成立,苏贞昌却公开表示“这种事没有急的条件,也没有急的必要”;党内也放出苏贞昌不会让谢长廷出任“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的消息。
在如此的氛围下,谢长廷阵营丢出苏谢合作已濒临破局的讯息,当然可以理解。其动机不外:
第一,为谢长廷定位,逼苏贞昌表态。谢系“立委”强调党员绝对有责任为党达成重返“执政”的目标,但“如果船长与舵手的想法是一南一北,船还开得下去吗?”换言之,谢系挑明谢长廷希望要做主导民进党两岸政策路线的舵手。
第二,合理化谢长廷另辟战线,“走自己的路”的作为。谢系强调苏贞昌有需要,谢长廷当然愿意协助,但前提是“苏要认同宪法各表”;同时苏贞昌对“中国事务委员会”的定位,究竟“是要和大陆打架?还是要和大陆交朋友?”都还未确定,对两岸政策的轴线也未找到。显然谢系是要将未来苏谢破局的责任归咎于苏贞昌的“缺乏中心思想”。
第三,为谢长廷的维新基金会充当未来民进党和大陆交流的民间平台,预作铺陈。而苏贞昌摆明不为谢长廷背书,同时“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的职务又越来越远,所以谢长廷干脆转战自己的维新基金会。
可以想见,苏贞昌对于这种迹近逼宫的作法,一定甚为不悦,预料他不是责成党中央重弹“此事不急,必须整合党内各方意见,形成共识再谈”的旧调;就是透过子弟兵放话,反将谢长廷一军。
事实上,苏贞昌当初请谢长廷出任“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并非放手让谢长廷主导民进党两岸政策走向,而是避免让蔡英文发挥两岸政策的强项,并借此分化离间谢长廷与蔡英文的结盟关系;再者,苏贞昌上任后一直希望将两岸议题降温,谢长廷却力图炒热,两人的观念刚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苏贞昌心心念念都是如何赢得2014年“七合一”选举,进而连任党主席,直取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党内提名。
在他心目中,两岸议题既非优先,也不是他所擅长,贸然调整两岸政策可能引起党内纷争,风险很大。所以,谢长廷既然放话挑战,他应该会将计就计,让谢长廷自行其是,因为没有“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的身份,谢长廷的两岸政策发言,就纯粹只是个人意见,非但没有权威性,也使民进党不致被谢长廷牵着走!这对苏贞昌巩固自己的权力当然有利,但对民进党而言,则无异宣告两岸政策转型目前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