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短小的文章《儿子认错》,在新华网、环球网和科学网博客得到热荐,这说明什么?
我们知道,新华、环球两家网站是以时事评论为主,科学网则以科技研讨为主,它们为什么会关注幼儿教育呢?
中国人的思维中,对与错是一件非常令人纠结的事,孩子从一出世时起,似乎就在被灌以“是非”观念,家长教育孩子的出发点,也是在纠正他们的“错误言行”。
我们延续了五千年的文明,正是这样被传承了下来,是则是是,非即为非,亘古不变。
我们不可否认,这种主流意识的传承,对于中国人思维的形成是有贡献的,也利于我们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然而,世界文明正在碰撞、交流、融通,中华文明也将汇入这片汪洋大海。我们的思维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自一百年前即已开始。
中国人爱面子是出了名的,即便认识到自己错了,也往往会含蓄地表达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负荆请罪”这样的故事会得以流传的原因,因为它超越了中国人的惯性思维,或许也只有所谓“武夫”方能做得出。
汉武帝“英雄盖世”,暮年回首,给自己下了一道“罪已诏”,可那是下给后世诸君看的,并非闻过则改。
英国工程师怀特黑德的那句“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的名言,始终没有引起中国人太多的注意,原因也是因为他的观点与我们的思维是相抵触的,尽管我们愿意承认其有道理,可是事实上并不愿意接受。
人为什么会犯错误?我们的答案是:他或她不按照正确的来。而事实上每个人所犯的每个错误,都是有其根源的,有些因为性质的原因,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害,而有些则只是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这类就是怀特黑德所说的“不能畏惧的错误”。
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他们会犯很多我们所说的“错误”,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无意识的,并不是每一个错误都需要我们去纠正,须知矫枉过正比错误本身的危害性更大。
幼儿时期的孩子,是没有所谓善恶之分的,以其能力而言,也不可能为恶一方。而我们所担心的是,怕孩子因为错误的言行,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常见的说法是,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基本是3-5岁期间。我想,即便这一论断科学,那也是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使然,绝非我们所想像的后天教育问题。一个孩子自其出生之日起,或者说在妈妈怀孕期间,他或她的性格便已然形成,后天的“教育”不过是在培养其习惯和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惯性的思维方式是“只做对的,不做错的”,那么这种教条的结果会使孩子们偏执、狭隘,永远离真理若即若离,得在后半生中不断地去修正,看似“直”的树其实早已弯曲。而即便把孩子的成长比作大树的生长,我们需要的也不是外表的“曲直”,应是这棵树的涵水、遮荫、造氧等活着的能力,决非其被伐倒后的木材价值。
更何况的是,性格原本无好坏之分,自私、骄横、贪婪等不是性格问题,而是一个人的品格问题。不畏惧错误,是一种勇敢探索的品格,它与知错犯错、死不悔改完全是两码事。
假如有一天,我们明白了,我对了,是因为我错过;或者说,我错了,意味着我离正确的不远了,那么,“认错”将会成为人们所欣赏的一种美好的品格。
(注:本文转载自“江南第一才子-强国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