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10:31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椿桦 (媒体评论员)
自从斩获诺奖以来,莫言的旧居因为当地官方的热捧,而备受舆论的关注。近日山东省旅游局调研组也来到高密,考察将莫言旧居开发成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并提出要修缮旧居。不过当地村民说,莫言此前已屡次婉拒当地政府的修缮请求,觉得这样做劳民伤财。他甚至自掏腰包,给村里修了路。
消费名人,是许多地方的拿手好戏。近年来,咱们中国新出了不少享誉世界的明星,为国争了光,也给明星们的家乡官员带来发挥想象力的机会。譬如网球运动员李娜成名后,湖北武汉市为其立了雕像;女航天员刘洋返回地球后,河南林州市在其祖籍地特制了“中国第一女航天员故乡”的招牌,其母还在河南电视台获得了“当代孟母”称号。
搞不清楚,一些突然成名的明星被家乡政府消费时,是否给予了认可。当然,已故的名人和孙悟空、西门庆这类传说中的名人,是没办法向家乡政府开口讲话的,而健在的名人中却鲜有公开说“不”者。所以,莫言再三拒绝家乡政府修缮其旧居,显得颇有些令人意外,尤其是令地方官意外。听起来,那无异于向地方官的热情泼冷水嘛!
倒不是说,地方消费明星、大搞名人“故居热”有什么不妥,相反,适度而合理地宣扬名人效应,对传播名人思想、发展地方经济,都有好处。但关键问题,是要看那些搞法是建立在何种目的之上,有没有尊重名人或名人亲属的意愿,有没有尊重最广大群众的意见。我觉得莫言的上述言行就颇具讽刺味儿,我是这么理解的:自掏腰包给村里修路,提醒地方官,政府还有比修缮个人旧居更重要的民生事项要做。
当然,将莫言旧居开发成旅游景点,对有的官员来说,比给村民修路要实惠得多。所以说,修缮名人故居的出发点很重要。如果只是建立在创造GDP基础上的政绩渴望,那么这样的修缮注定文化味不足,而铜臭味有余。还有一点也颇具讽刺意味,就是我们许多地方官一方面对新成名的名人关爱有加,另一方面却在城建进程中拆除已故名人的故居、毁坏文物古迹,同时还美其名曰:保护性拆除。功利性的“文化保护”思维,可谓昭然若揭。而这,不就是莫言所说的劳民伤财么?
不论是“保护性拆除”,还是我行我素地对名人故居强加修缮,都是不尊重文化和名人的体现。前不久,高密市一位官员就如何劝说莫言父亲同意修缮其旧居,准备了这样的说辞:“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儿子已成为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这番话,听起来既像是一种习惯性用语,又仿佛是被“名人热”烤晕了脑袋。
显而易见,莫言泼下的冷水对醒神是有帮助的,至于哪些人能被泼醒,则取决于其犯晕的程度。
(原标题:莫言的冷水能泼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