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家长:“虐童”事件背后缺失的身影

张岩

2012年10月29日11:16    来源:海外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最近频被曝光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再度刺痛了我国学前教育的软肋。幼师素质不高、民办幼教监管不到位乃至法律上“虐童罪”的空白等问题皆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然而,细细考察这些“虐童”事件的报道,我们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受虐儿童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受虐之事竟都毫不知情,直到事件被媒体披露才恍然大悟。例如,浙江蓝孔雀幼儿园受虐儿童的母亲当儿子小林被老师颜艳红拎耳离地的照片在全国各大媒体上刊登出来后,方才得知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虐待。

很明显,幼儿园的孩子年纪尚幼,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当遇到无良幼师时,作为监护人的家长理应保护自己的孩子。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孩子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受到虐待后,可能认为是自己的“错误”才招致老师的反感与“惩罚”,将责任归咎于自身。为此,他们不敢、甚至没有想到要将自己的不幸经历告诉家长,家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然不能起到本应该有的保护孩子的作用。即便家长听到了孩子的诉苦,也可能因为孩子无法准确表达事情真相,令家长以为那仅是老师对孩子调皮的“管教”,并不放在心上,如小林的父亲看到新闻才意识到颜艳红的所作所为与“之前想的拎耳朵完全不是一回事”,也终于明白了为何小林总不爱上幼儿园。

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影响深远,应当格外重视。完整、和谐、平衡的学前教育应由幼师、家长、孩童三方组成,即便是在以幼儿园为主要场所的学前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同样不能缺失。据了解,在法国,为了提高幼教质量,幼儿园几乎都成立了由家长代表及教师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一年召开二三次会议,讨论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育计划、环境布置、活动安排等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在这种体制下,家长把教育子女看作是自己神圣的职责,他们主动参与、大力支持幼儿园教育。如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家长都直接把孩子送到班上,和教师、其他家长、小朋友交谈,并和小朋友玩一会儿后才离开,以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使孩子能以良好的心情开始在园的一天生活。

对比我国当下学前教育的状况,可以说,我们的家长很少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治理中,甚至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都不甚了解,未能很好地起到监督幼儿园及幼师的作用。正是由于家长的“不在场”,使原本平衡的幼师、家长、孩童三方关系,蜕化成了幼师、孩童两方间的不平等关系。在这样的不平等关系中,便可能产生幼师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

因此,将家长的作用积极引入幼儿园教育中,将是解决我国尚不完善成熟的学前教育体制所存隐患的一剂良药。家长应对幼儿园的环境、师资情况、教学方式有充分的知情权,这不仅发生在选择幼儿园时,更应在孩子入园后与园方保持一种长期、稳定、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孩子所处环境和教师情况的变化,并定期抽查、监督幼儿园及幼师培育孩子的实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业已披露的“虐童”事件中,媒体充任了本应由家长来担当的角色,但是,媒体的监督只是一种事后监督,尽管唤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但是“受虐”孩童的身心已然受到了创伤。

相比“亡羊补牢”,事前的预防机制更为重要。让家长充分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应在制度上予以确立和保障。试想,假如家长的参与和监督形成常态,便能对幼儿园和教师起到一定的震慑和约束作用,“颜艳红”们也就不可能长期地、肆无忌惮地将“摧花之手”伸向那些弱小的孩童。(张岩)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邹雅婷)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