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主导的一次分配失效,财政转移支付的二次分配捉襟见肘,“劝富济贫”的三次分配只能算是权宜之计。行政权力深度介入的无奈之举,让改革的必要性凸显无疑,同时也表明权力主导依然有效,改革的主动权仍在政府手中。 |
近日,一篇关于中国西部资源大省“劝富济贫”的报道,引发了各种评论与揣测:化解矿区贫富差距带来的矛盾,靠政府动员“煤老板”做慈善,靠谱吗?为了落后地区扶贫开发,由政府协调国有企业出让利润,能成吗?“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污染向大多数人扩散”,是二元社会难以逾越的转型阵痛,也映照出深化改革的难得契机。
政府劝导企业回馈当地,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效率较低的三次分配,并非最优选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是自发行为,天然抵制冗余行政力量的干扰。市场主导的一次分配失效,财政转移支付的二次分配捉襟见肘,“劝富济贫”的三次分配只能算是权宜之计。行政权力深度介入的无奈之举,让改革的必要性凸显无疑,同时也表明权力主导依然有效,改革的主动权仍在政府手中。
理解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困境,先要区分两种性质的阵痛。一种是在市场良性运行态势下,收入分配呈现出的周期性波动,宏观调控引导下的市场力量足以熨平自身。另一种是由体制机制不完善引致的病态,垄断性独占、资源型分化、城乡与行业差距,不仅割裂了市场规律、恶化了就业环境,还人为放大了调节收入分配的阻力。
后一种收入分配痼疾,才是中国潜在的“中等收入陷阱”。抓住契机、跨过陷阱,不应只靠简单的、难以为继的“削富济贫”,更应着眼于市场机制的日臻完善。在相对成熟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精力会专注于产品与利润,能创造更多的就业、税收,税基的丰沛也为二次调节打下了物质基础。当企业首要社会责任是充分竞争,而非慈善或扶贫,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性才会得到显著提升。
“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发育,不能靠蛮力,得尊重客观规律。以资源为筹码的“道德胁迫”,或许能解一时之渴,但背离市场规律终究不是治本之策。“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破除垄断,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打造统一开放的城乡就业市场,才能让最有效率的一次分配充分涌流,进而实现劳动报酬在GDP中的占比主动而有效地提升。
整治市场的扭曲,不能再用扭曲市场的办法。收入分配改革的契机,本质上讲是民众对更加充分市场化的期待。改革方案八年难产,既得利益方对畸形体制的依恋不容小觑。多元诉求、多元表达,令改革者对转型中的矛盾把握更清楚。改革方案最终能否落到实处,还得看改革者挣脱既得利益束缚的能力与魄力。与多年前改革的起点类似,如今,改革者在破除利益羁绊、构建市场体制过程中的强势依旧,这也正是我们对收入分配改革信心满满的根源所在。
(作者为海外网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