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团结就是中国政治的确定性,中国的大局越确定,越能在社会的各个具体层面容纳多元的发展,也越能巩固全社会对改革的信心。 |
十七届七中全会昨天闭幕,通过了党章修正案等文件,确认了开除薄熙来、刘志军党籍的决定。七中全会再次显示了党的团结,以及中国政治的确定性面对各种干扰时的牢固。十八大必将成为中国重要历史时期继往开来的成功大会。
正在开始的新一周是太平洋两岸政治高度活跃的一周,也是人类政治多样性充分展示的一周。美国大选将出结果,西方最有代表性的选举制度将完成它4年一个轮回的节奏。西方的政治竞争与欧美的多元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它们独特的适应性。美国大选没有触动社会的什么实质问题,它很“例行”,伴随了几轮相互攻讦的口才表演,也有点娱乐化。
中国完全不一样。中国的发展太快,每一年都像是这个国家的“关键时期”。发展快新问题就多,而且人口众多所固有的基础问题同样很多。至少在现阶段,完全靠一种“民主制度”就能驾驭中国的发展进程,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中国的“抉择”要比西方国家多得多,也难得多。
中国社会当前的纠结,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要改变,要进步。比如我们要求政府更廉洁,社会更公平,发展的环境代价更小,社会治理更依靠法制等,这些就像人均GDP从2000美元升到5000美元一样,都是中国的重大“发展”。而西方社会没有如此急迫的诉求,发展中国家则很多不敢有这样的指望。
中国上下对改革很执着,对实现国家的新突破也很认真,这种认真是一些分歧导致了某种社会紧张的根源。中国该如何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如何把握解决它们的节奏,围绕它们有不同意见,这种分歧的性质究竟是什么?数不清的问号蜂拥而至,似乎要堵塞这个国家的什么。
中国远不具备用西方式选举刺激并深化社会分歧,在一个阶段内鼓励政治对抗,然后再回过头来重拾社会平衡和团结的文化基础和政治条件。在13亿人口的国家里推动这样的政治转型,有着人民福祉根本无法承受的巨大风险,因此不可能成为中国政治的现实选择。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多元化进程历史性齐头并进的时候,维护社会团结是中国主流政治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中国政治体制的确扮演了这个角色。这样的努力稍一松懈,某个裂缝就可能被撕得很大,而且这种撕裂就会追求合法性,国家的真正发展将被抛到一边。
历史证明,党的团结是中国社会团结之根基,党围绕代表大会的团结则堪称重中之重。境外势力总是希望中共内部分裂,境外媒体不断编造证明这种分裂的所谓“蛛丝马迹”,然而十八大的整体筹备过程以及十七届七中全会的圆满举行,不断给予各种猜测和诅咒迎头否定。
党的团结就是中国政治的确定性,中国的大局越确定,越能在社会的各个具体层面容纳多元的发展,也越能巩固全社会对改革的信心。改革将使国家的大局更加牢固。而一旦大的确定性先出问题,中国社会将无心改革,无心建设,那样的局面决非中国人民希望看到的。
回顾十八大之前的这一年,各种意外出了不少,但越临近大会,各种困惑和疑问被排除得越多,对尚存问题未来得到解决的期待也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互联网时代的“党代会年”对中国社会是一次重要的洗礼,这个国家更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