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白了,公众要求涨的不是工资,而是公平。 |
□辛木
《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近日联合发布“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收入依然是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健康和婚姻位居其次,“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11月4日《燕赵都市报》)
对于这样的调查结论,有专家颇感困惑:一般情况下,只要人类处在温饱水平,钱的多少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大。为何中国公众的幸福感却对收入情有独钟,以至于“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
问题就在于目前影响公众幸福感的诸多因素,与“一般情况”有所不同。所谓的“一般情况”,是指公民的收入虽然存在着差距,但彼此之间差距不大,更重要的是,这种收入上的差距,不是由于资源、收入上的分配不公造成的;而是取决于个人能力差距、努力程度等。可据日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显示,部分行业工资上涨过快,企业高管与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最大,已达4553倍。收入差距不是在逐步缩小而是明显增大,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而全国总工会在2010年的一项调查也表明,两成职工5年间从未涨过工资。
这正是让涨工资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方式的根本原因!钱的多少不是问题,钱的分配状况才是问题。公众只是希望通过涨工资来缩小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消弭这种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罢了。说白了,公众要求涨的不是工资,而是公平。对公众的幸福感而言,正好可以用那部正在热映的电视剧的名字来概括——“不是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