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听十八大报告,品“人民”二字份量

2012年11月09日16:34    来源:海外网    久泰平    字号:
摘要:我们相信,十八大报告的庄严承诺,必将化作改善民生的动力,让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享受幸福。

在胡锦涛所作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频繁出现:“牢记人民信任与重托”、“顺应人民共同意愿”、“人民幸福”、“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收入水平全面提高”、“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字里行间透着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回应了人民的期待。这“人民”二字份量太重了!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利益集中体现在的民生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改善民生就是改善人民生活。经济的发展,目的也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十六大以来,国家免除农业税、推行惠农政策,不但免除了农民负担,还能够拿到种粮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让年满60岁的农村老人可以拿到了养老金,虽然不是很多,但看到了希望。

不仅是农村农民,放眼整个民生,均都看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方面的占2/3左右。其中,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累计达到3.81万亿元,同比增长30.3%,相当于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的两倍。

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的愿意也随之不断提高。百姓期待,民生进一步改善,使温暖畅流百姓心里。在看到发展成果的同时,还必须看到民生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教育的应试制度,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和就业不公平等问题;比如:老百姓就医难、就医贵、不敢生病等难题;比如:房价飞涨,成了城镇化的最大障碍;比如:人口老化带来的如何养老等问题,都成了当前民生的一大纠结。

在胡锦涛所作的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听到了“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承诺,也听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目标与任务。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对未来民生福祉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的渴望。

应该看到,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福祉提高的一大跨越。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解决了民生的第一层需求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民生的新的需求,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解决许多难题。比如:教育和医疗体系改革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保障能力问题,城市高房价的问题等等,都是非常紧迫必须回答抓紧落实的实际难题。

最近,《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联合发布“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提高工资水平、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显示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这个调查从一个侧面表明,提高民生福祉需要从离人民生活最近的要事抓起。这其中,居民收入最受民众关心。只有老百姓的收入都提高了,都敢于消费了,中国经济靠内需拉动,才变为可能,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民生而发展,才变为可能。

而解决居民收入不单纯是钱的问题,还有个公平的问题。其中,打破垄断,消除差别,为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提供各种就业的机会,提供各种创造和提高家庭收入的机会,更是一道必解的难题。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新型工农关系”,我觉得,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比如,打破城乡隔阂,消除户口制度差别,统筹城乡要素资源,疏通城乡关系,应该摆上重要日程,加快改革步伐。

“民生”,已成为今天中国在追求幸福过程中的时代强音。改善民生,人民有许多期待。我们相信,十八大报告的庄严承诺,必将化作改善民生的动力,让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享受幸福。

(注:本文转载自“久泰平-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到:

(责编:李文慧)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