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按照“细化预算、降低弹性”的方向做出实质性改进,通过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和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监督,将有利于减少这些单位突击花钱的现象。 |
每到年末,所谓财政“突击花钱”的问题就会被提起。公众对此问题的关切和一些情绪化的意见,都是正常现象,但对此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理性讨论,才是最具有建设性的事情。
首先,今年财政超收“9000亿元”之说并不靠谱。在经济增速放缓和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大背景下,今年财政收入的完成情况一度比较严峻,只是在进入四季度后,由于经济企稳,今年财政收入完成预算规定的9.5%增幅才不成问题,但今年财政超收肯定较前几年大为减少,“9000亿元超收”之说显然太高估了。
其实,“超收多少”并不是关键问题,关键在于钱花在哪里、怎样花,如何规范地用于改善民生。2012年预算中,财政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事业等的支持力度增长了20%以上。在这样的支出框架下,如有超收财力可用,其重点也会具有“跟随性”,被规范、合理、高效地用于改善民生。
其次,超收结转安排支出不叫“突击花钱”。在我国现阶段,百分之百地按照预算收入计划取得执行结果,在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制约下,并无现实把握。世界上几乎各国均如此,但一些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预测和执行水平较高些。因此,为了提升预算稳定性,我国于2007年建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缓冲式调节不同年度间财政的短收与超收。财政超收中除满足当年财政支出的某些应急安排以外,其余部分会进入超收结转安排,纳入中央预算稳定基金和结转下年使用。因此,超收结转的安排,并不是所谓“突击花钱”。
在目前的财政总预算会计规则框架下,我国财政支出的核算主要采取收付实现制。历年财政最后一个多月支出的主要部分,其实均是预算原已确定好的“名花有主”的财力,只不过是按照“收付实现制”集中于年尾上账体现。这些支出决非临时抱佛脚式的支出,而是早有安排,所以与“突击花钱”无关。同时,近年我国预算执行中反复强调努力加快支出执行进度,客观上已使最末两个月上账的支出规模下降近十个百分点,这些改革取向,可以有效淡化“年底突击”印象。
不应讳言,在一些预算单位也确实存在某些突击花钱现象,其直接原因一般是预算安排弹性带来的“前松后紧”。对此,如果按照“细化预算、降低弹性”的方向做出实质性改进,通过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和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监督,将有利于减少这些单位突击花钱的现象,让公共财政的应有功能更好发挥,争取把纳税人的每一分钱落到改善民生优化分配的实处。(作者分别是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和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