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诺奖为一个窗口,看到丰富多彩的人生人性以及人所能取得的成就,这或许才更有意义。毕竟,就像孔子早就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莫言今天抵达斯德哥尔摩准备领取诺贝尔奖。关于他的作品高低得失,我实在卑之无甚高论,只是由此事想起了三个在不同时间同样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外国人——
第一个是爱因斯坦,他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鉴于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奠定的地位,世人当时大多只是惊讶他为何迟至1921年才得奖。对爱因斯坦本人来说,他当然不在乎诺奖来为对世界的猜想加冕,丰厚的奖金对他才真有用。为了说服前妻离婚,数年前他曾许诺:“一旦离婚,只要诺贝尔奖发给我,我就将全部转给你”。这笔钱相当于对方近40年的年收入。于是,旷日持久的离婚协议获得突破。爱因斯坦得以挣脱了一个爱的枷锁,并迅速奔向另一个。
第二个是罗素,他获得了195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次颁奖颇令时人费解,罗素写过高深莫测的数理逻辑、独树一帜的西方哲学、平易近人的思想小品,但似乎从没有“文学”过。文学奖?是不是颁错了?至少罗素本人也吃了一惊,“使我感到意外的是,我所获的是文学奖”。因为罗素当时正在为二战后的世界和平殚精竭虑、四处奔波,他以为自己应该拿的是诺贝尔和平奖。当然,这不妨碍他开开心心地去领奖。
第三个是萨特,他获得了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萨特知道获得提名时,就曾经写信通知瑞典科学院,如果把奖发给他,他将拒绝领取。后者却打定主意要把奖项给他,似乎只是为了成全萨特的拒绝。萨特的拒绝出于两个理由:个人的和客观的。个人理由是“我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客观理由则是“我很清楚,诺贝尔奖本身并不是西方集团的一项文学奖,但它事实上却成了这样的文学奖”。
这三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家,有各自的奋斗和追求。诺贝尔奖的获得和拒绝,都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段插曲。如果把诺贝尔奖从其人生历程中去除,爱因斯坦、罗素、萨特也依旧是完整的爱因斯坦、罗素、萨特。因此,世人,尤其是中国人,对诺奖的一惊一乍其实大可不必。
相反,以诺奖为一个窗口,看到丰富多彩的人生人性以及人所能取得的成就,这或许才更有意义。毕竟,就像孔子早就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