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城镇化建设近年间取得的成就世所瞩目,与此相伴生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综合来看,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靠什么带动?在外需市场可能缩水的情况下,内需市场无疑将发挥更关键的作用。要扩大内需,城镇化被认为是现阶段的一条关键路径——有关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创造约7万亿元的市场需求。可以预见的是,通过城镇化释放投资和消费需求,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动能。
事实上,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央决策层最近频频提及的热词。中共十八大报告“新型城镇化”的表述尤为醒目,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目标备受期待;随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表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无论就中共高层的表述而言,还是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化质量”都将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这意味着,传统城镇化建设重数量轻质量的思路将被摒弃,以往一些不科学、不合理、不可持续的做法也将得到及时扭转。
中国城镇化建设近年间取得的成就世所瞩目,与此相伴生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综合来看,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城镇化被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理解成了城镇规模的扩张,纷纷打着城镇化的大旗肆意开展“造城运动”;其二,单纯强调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虽然在名义上实现了城镇化率超50%的成绩,但实际城市化率仅有35%;与此同时,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失地农民“被上楼”问题,也遭公众诟病久矣。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尽快从过去的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各级政府都应充分认识到,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不在于城市面积和城镇人口比例的增加,而在于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飞跃,让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也能分享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红利。这正是中央着重强调“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原因。
根据预测,中国未来还将有3亿多人告别农村、进入城市。如此规模庞大的城镇化进程,没有现成模板可以参照,必须结合中国现实国情逐步实现。城镇化建设做好了,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内需,还能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但能否取得这些积极成效的关键,在于找准城镇化建设的方向。中央将“质量”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词,既是对以往发展模式的一种纠偏,又为未来的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