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央视网:2012年尾再谈常识

2012年12月31日11:14        央视网评论员    字号:
摘要:2012年,虽然常识谈得少了,不是因为不需要了,而是更需要去明辨了。

2012年的年终故事中,我们选择去解构“中国梦”,并寻找到一个北漂的原子家庭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就像你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有自己朴素的梦想,有自己有关于户口、生养、教育和生活的种种纠结,在提及孩子时,这个30出头的妈妈说了一句话:“我不希望儿子以后成为多么多么的成功人士,我只希望他长大后是个懂常识、有责任心的人”。

常识二字,于这一时代千金重。当意识到常识是稀缺资源,就必然有知识分子和媒体在致力于发现、寻找或者制造并普及着多样的“常识”,论及常识的书在这两年更不鲜见,比如2009年梁文道的《常识》,被誉为改变世界历史的托马斯·潘恩的《常识》也再度被热捧。

与当下的中国,常识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在改革开放已经34年的当下,对于社会发展状态的判断有很多种,知识分子有一种,政府有一种,民众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源于自身的朴素认知,而其中的共通性,除了对于“问题”的承认外,很难再言及其他。

于国家层面而言,改革时代问题多是常识,而如何改革,改革走向何处则是需要寻求共识指出。

于普通民众而言,十八大召开后新一届领导人一段有关“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的“中国梦”表述让百年前知识精英们骨感的强国理想开始有了普罗大众的体温,至少从言语中开始触及普通人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现实解构。梦想是给予希望,现实则是每个人都需要从“改革时代问题多”的大环境之下,遵循一种尊重常识的理念,寻找一种能为时代和个人都接受的平衡。

常识可以理解为“人之常情”,与人的尊严有关的一切。对于孩子,不得动辄打骂,学校教育中的以暴施教应为教师常情和底线,温岭幼师虐童、邢台8岁儿童未完成作业遭扇耳光须对做人常识为拷问。对于城市建设者,行业有差别,对劳动尊重则应被强调,进城务工人员在公交车因衣着不够洁净遭市民冷嘲热讽作为新闻出现,是否会有人会感恩城市中几个月便拔地而起的楼房商圈就是这些人在烈日下劳作的结果。对于奋斗的城市白领,不让“户口”们成为选择的桎梏当是常识,当不用怕更换工作少缴了一个月的公积金和税收就怕失去购房、购车的资格,不用怕房东突然那天敲门说“请尽快搬走,房子不租了”,不用怕买了房子、生了病就变成入不敷出的“*奴”,对基本生活尊严的追求,应被尊重也必须被尊重。

于政府,执政者和与权力相关的各个机构,操作透明,“权为民所赋”,主动地接受民众的监督应是常识。被逼出来的透明有水分,被晒出来的反腐消费社会信任,信任缺失如大厦之将倾,基于此,社会管理中的城管打人、盖章跑部的种种乱象就该摒弃。

常识易言,共识难成,如果可以就什么是常识达成共识,是比对问题注解、辩解和美化更有价值的探索。什么时候媒体不再一次次地用狄更斯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去套用时代和国人的纠结,也就是常识真正回归的时候了。

2012年,虽然常识谈得少了,不是因为不需要了,而是更需要去明辨了。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