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综合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1日对去年中国爆发反日游行一事批评中国,此番发言的背后是安倍相信日美、日韩关系的改善有了一定的眉目。他认为,如果日美韩切实开展合作,就可以对华采取强硬态度。 |
当地时间1月7日,日本东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年招待会上与日本企业界代表举行会晤。
中新网1月12日电 综合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1日对去年中国爆发反日游行一事批评中国,此番发言的背后是安倍相信日美、日韩关系的改善有了一定的眉目。他认为,如果日美韩切实开展合作,就可以对华采取强硬态度。
安倍在出任首相后不久表示,暂时不会按众院选举竞选纲领,派遣公务员常驻钓鱼岛,日本政府高官称,此举表明,安倍可谓采取“安全起见”的态度。
但是,年初安倍派遣特使访问韩国,找到了修复因日韩争议岛屿(日本称竹岛,韩国称独岛)问题而陷入对立的日韩关系突破口。作为最优先课题的日美关系方面,虽然安倍1月访美没有成行,但外相岸田文雄将从18日起访美就强化日美同盟进行确认。
另外作为首次外访,安倍计划从本月16日起访问东盟3国。安倍表示:"我们将和东盟国家加深联系,不但在经济方面,在能源和安全保障领域也要加深合作。通过上述举措加强日本的外交能力,谋求经济发展和成长,这也将有助于实现地区的稳定。"
日本外务省高官指出:“对华强硬的条件已经具备。”
报道指出,安倍曾批评民主党执政时期就领土问题频频出现“外交败北”局面。他在本月11日的记者会上批评去年中国爆发反“购岛”游行致部分日企受损一事,并强调在钓鱼岛问题上“绝不会让步,也不会让钓鱼岛成为谈判对象”。安倍同时称,希望中日两国回到战略互惠关系,改善关系。
有意见认为,安倍此举旨在对中国发出讯息,同时向国内宣示决心。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认为,安倍此前已经多次发表过涉华表态,在上台前他的态度就显得比野田内阁更强硬。
刘江永认为,安倍的言论表现出其不敢主动应对钓鱼岛问题、内心虚弱;同时更反映出日本目前领导人缺乏政治智慧和哲学思维。刘江永分析称,日本政府目前的态度是无视客观现实,仅凭主观认定“钓鱼岛属日本”,不承认领土确实存在争议。因此,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不仅未能通过外交渠道对话协商以得到合理解决,反而使两国民众产生矛盾,成为两国抗衡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