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导“下岗待业”,这样的改革固然有一定奖勤罚懒的积极意义,恐怕也还有许多必须完善的地方。 |
武汉大学近日传出消息,无经费、无课题、无成果的“三无”博士生导师将不得招收博士生。这项革新之举让武汉大学500多名博导处于“下岗待业”状态。(1月10日《中国广播网》)
一次改革就有500多名博导“下岗待业”,据校方的说法是“改革是为了打破以往博导招生的吃大锅饭的做法。有利于强化导师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有利于形成干事敬业、奋勇争先的氛围,帮助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看去掷地有声,效果果真如此吗?恐怕未必。
大学是社会精神的最高领地,它应该是思想汇聚的舞台,是文化传承的桥梁,是最具开阔胸襟的海洋。它应该有着兼容并包的精神,而现在却变成了一切向钱看,大学俨然成了名利场。跑经费、找项目、造成果,一切指向都是经济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多少人静心于教学,安心于科研。恐怕现实是你不跑,你不找,你就下岗。
本来,教授应能保持精神的清高和思考的独立,现在却以科研项目的经费和量化指标来考核科研教学,除非陶渊明在世,恐怕没有几个人还能安之若素。照此种做法,这是在管理大学,还是在管理企业呢?这所谓的“动态管理”,岂非单纯以经济利益为诱惑,怂恿教授们去跑经费,找项目吗?如此,还有多少大学的氛围?一个大学以经费和项目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和一个企业还有什么区别呢?未免让人感觉可悲。
有人说,这项改革给那些混日子的人敲响了警钟,调动了博导的积极性,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真的是这样吗?不论其他,只看他们设置的前置条件:经费项目。在现实语境下,没有能力的博导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合乎标准的科研项目。他们或许资格不够,学术能力孱弱,但是有了经费项目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大学里,还有许多能力出色而不愿钻营的博导,在这样的框架之下,他们是不是就只有被迫接受被淘汰的命运呢?如此说法,警钟敲给谁呢?公平又在哪里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有相当一部分教授,以著书立说,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他们的成果又岂是用三五年就可以计量的。这样一来,他们是不是也要“下岗待业”呢?
此外,博导虽然以科研为主,但同样不能忽略对博士的教学。“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大师之大也”,梅贻琦先生这句名言,强调的是大师应以渊博学识、儒雅气质、治学精神,对学生言传身教。如果博导们都为了保住位子,为了达到指标,而去跑,而去钻,那么他们还哪有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学生,教育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而且,这样一种比拼经费、竞争上岗的机制,也必然带来博导之间的矛盾冲突。如此,对于整个大学的发展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博导“下岗待业”,这样的改革固然有一定奖勤罚懒的积极意义,恐怕也还有许多必须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