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长江日报:不污染环境应成为新的道德准则

2013年01月21日08:52    来源:长江日报    李杏    字号:
摘要:很多人在讲环境伦理、环境意识。国家的环保政策,社会的环保行动,环境的重要性被摆在了很高的位置。但是,这是要求,是理念,还没有变成人们心里坚定不移的价值基础。

大风与降水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姗姗来迟,这次全国范围的雾霾事件似乎正在过去,但环境污染问题没有终结时。

连日来,各地都积极开展了“应急”,媒体报道和专家分析不绝于耳。然而,无论是暂停几座工厂生产,还是限制汽车出行,应急其实都应不了什么急,到头来还是只能看“老天爷”的面子。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遭受雾霾困境了,2011年年底不就有过一次?全国范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和普遍程度,已经说明此次的雾霾事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我们这些年的发展,诞生了很多新的概念,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生态文明,说白了针对的都是环境问题。“先污染、后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条老路,现在来看,“先污染、后治理”成了一个无法摆脱的结果,我们仍然没有走出这条老路。

这既与发展本身带来的污染有关,也与一些污染问题不可预期有关。有的发展不可避免要产生污染,不在沿海地区,就要到内陆地区去,不在内陆地区,就要到偏远农村去;人决定不了天气,谁知道雾霾什么时候会出现,谁又知道其他极端天气会在中国的哪个区域、哪座城市出现?这就是说,环境问题充满了复杂性。

很多人在讲环境伦理、环境意识。国家的环保政策,社会的环保行动,环境的重要性被摆在了很高的位置。但是,这是要求,是理念,还没有变成人们心里坚定不移的价值基础。环保、绿色、低碳,这不是什么时尚,也不是什么潮流,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不污染环境、控制污染排放,这也不是什么神圣的责任,而是底线要求。

不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这是一般的生活习惯,不污染环境高于这样一般的生活习惯。当今时代,当下中国,只要我们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目睹环境现实,不污染环境都应当成为一种新的道德准则。

不污染环境成为道德准则,意味着哪怕政府要求发展,但你不能无所畏惧地引进污染项目,把人民的生存和生活当成必要的牺牲;哪怕企业要赚钱,要产生污染物,但你不能把土地、山川、河流当成免费的垃圾场;哪怕你有钱买得到煤矿,但你也不能毫无节制地把一个个地方挖成窟窿,千疮百孔;哪怕一个人的生活再有档次、需求再多,你也不能把自然资源当成随取随用的商品库。污染环境的行为既会被法律制止,也应接受社会道德的评判。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如果说我们对哪些基本道德在引导和调整人们的行为,在捍卫社会的文明,那么在今天,我们就应当像看待十诫中的那些道德律令一样,看待污染环境,让不污染环境成为发展伦理、道德生活的基本内容。我们应当在人类的基本道德品质的目录中给它一个位置,让其深植于人的内心,经岁月流逝、时代更迭也不会更易。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