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邓海建:拯救“非遗”不能完全指望“市场化”

2013年02月01日09:07    来源:湖南红网    邓海建    字号:
摘要:客观地说,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不是要排斥市场化,而是不能完全寄望于市场化。

“面对生存压力,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已渐无老人们那种热情和喜爱,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断代’相当明显。”在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两名政协委员分别就“保护和发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提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口。(1月31日《贵阳晚报》)

非遗是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史上的绝唱。那些浸透着历史气息与人文色泽的非遗项目,既是时间性质的,也是空间性质的。保护非遗,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族谱”。然而这些年,中国非遗项目保护捉襟见肘,不仅贵州如此,广东也不例外。譬如在项目传承上,传承人高龄化,是最普遍遭遇的问题,根据统计,除了惠州以外,广州、佛山市、东莞、珠海等其他6个城市的非遗传承人中,超过60%年龄已经在60岁以上。后继乏人,根在继承乏“利”。

眼下说得最多的,是指望用市场化来拯救中国的“非遗梦”。比如在2012年的深圳文博会上——老艺人用京味十足的叫卖声宣传着拉洋片,山西“壶口唢呐”表演者一曲演奏引得围观群众喝彩,深圳百年小吃店的婆婆们敲打着模具为炒米饼定型……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和谐,非遗的产业化似乎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但问题是,产业化真的能让非遗从窘境中挣脱出来吗?一者,所谓市场化,固然不是文化的绝缘体,但我们应当看到,走向市场就必须意味着要迎合、贴合消费者的需求。非遗的时空属性,对应着具体的年代、具体的人——物是人非之后,再想从市场中分一杯羹,就算绕开“过度商业化”的敏感不说,受今日消费者欢迎的非遗项目,还是历史上的那般模样吗?

二者,非遗之所以能成为值得我们怀念的文化烙印,在于其不可复制性与人文色彩。很多东西是无法流水线化的,而因为凝结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非遗产品往往再便宜也让一般消费者觉得叹为观止。譬如2008年,有剪纸艺人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完成了一幅长1.3米、宽1米的巨幅勾绘染色窗裙“奥运大家庭”,并在当年举办的中国第三届剪纸展上获得银奖,“这样的作品卖1000元都不算赚钱,实际上还基本没人会花钱买”。皮影、刺绣等,基本也是这样的命运。成本价的非遗产品,也绝非一般消费者能承受,市场化之路何其艰难!

客观地说,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不是要排斥市场化,而是不能完全寄望于市场化。保护非遗项目,首先是政府责任,是裨益公共利益的必然选择。譬如深圳是全国率先划拨资金支持“非遗”传承的城市,每年会有200多万元非遗保护基金,一方面用于保护无法市场化的“非遗”,如民俗等,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可以与市场挂钩的“非遗”,进行标准规范地生产和推广,以便可以开发性保护。也许,明确了地方部门的主体责任之后,再去有所区别地市场化,才是真正的保护之路。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