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幅下调中国消费者境外购买商品所属类别的进口关税,并辅以降低相关环节的国内税费、改善国内商业环境的举措,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能促成部分购买力特别是借助海外代购渠道购买境外商品的购买需求回流国内。 |
新华社记者的全球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在境外形成强大购买力,据统计,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超过8000万人次,以高达15%的增长率成为全球跨境旅游的领跑者。中国游客“全球购”在很多国家发挥了拉动经济、增加就业的积极作用,各国也为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不遗余力。(2月15日新华网)
新华网同日还刊发了评论《中国应赢回自己的消费者》。该文认为,应通过大幅调低关税、降低国内税费、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实现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回流,“把零售业就业机会,把消费税,把店铺租金,把物流配送餐饮等一系列关联利益留在国内”。
中国游客海外大举扫货的现实,很大程度上让相关类别商品的进口环节高关税失去了意义,发挥保护国内产业和调节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作用的空间也被大大压缩。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幅下调中国消费者境外购买商品所属类别的进口关税,并辅以降低相关环节的国内税费、改善国内商业环境的举措,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能促成部分购买力特别是借助海外代购渠道购买境外商品的购买需求回流国内。
但即便如此,期望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购买力悉数回归国内,仍是不现实的。新华网评论《中国应赢回自己的消费者》认为,中国消费者去海外购物主要基于价格和同步上市因素,特别提到了苹果手机无法在中国市场同步上市,导致消费者不得不利用旅游机会出国购买。
在笔者看来,这种分析并不全面。2012年,苹果手机全球销量为1.3亿部,除开在中国内地与中国联通、电信合作发行以及通过“剪卡”等方式销售的销量,再刨除境外市场上境外消费者的购买数量,试问,有多少是被中国出境游客买到的?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超过8000万人次,又有多少专门去买苹果手机这样不能同步上市的商品?
同样,尽管存在相当数量的价格因素驱动的海外购物,但其他因素同样重要。中国游客特别是所谓的高端顾客,热衷在法国、美国及我国香港等境外地区购买奢侈品。相关品牌的奢侈品国际顶级品牌近年来均大举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基本实现了在一二线城市的布局。事实上,这些品牌设在中国内地的零售终端并未受到中国消费者海外购买现象的影响,照样掀起了热销风潮,其目标顾客基本不受价格因素影响。
也就是说,即便价格和同步上市因素在中国内地市场被基本消除,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物热潮也不会受到根本性影响。实际上,如果综合分析境内外媒体就中国(内地)消费者海外购物的多篇报道,不难发现,海外购物热伴随着的是出境游,他们、她们的首要身份是中国“游客”。如果要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内地居民出境旅游、购买,那么不妨联系国内千城一面的城市化改造和扩张、日益衰败而未曾得到足够重视和投入的乡村、游览特色同质化且存在管理水平滞后的国内知名景区等现象一起思考。
值得单独提出的一点问题是,新华网评论《中国应赢回自己的消费者》将中国游客海外购物现象称之为“怪象”,并不妥当。经济、贸易的全球化,推动频度更强、覆盖范围更广的旅行和消费全球化,这是自然而然的变化,中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商场酒店为境外游客提供方便,国内许多地方、许多行业和许多人受益于境外游客的购买,没有人感叹什么“美国挣钱中国花”、“台湾挣钱大陆花”、“香港挣钱内地花”——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内地的游客走到境外花点钱,就会被要求最好回“自己家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