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媒体集萃

张颐武:善讲跨文化故事,“李安”会更多

2013年02月26日09:47    来源:《环球时报》    张颐武    字号: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想与越来越多的好莱坞跨文化题材电影对抗,中国电影也必须尽快学会讲述“全球故事”。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提就是中国电影业首先要在本土立足,能够在本土与好莱坞打个平手,才能逐步进入全球市场。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华人导演李安25日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由此让一些人产生“大陆电影限制太多,是导致中国大陆电影无法获得国际普遍认可的根本原因”的观点。这或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但我们要从李安身上看到另一面,即他是一位善于讲述跨文化故事的优秀华人导演,而这才是中国在电影方面缺少软实力的最大启示。

毫无疑问,李安再度得奖是有长期功力积淀的。一方面,李安在全球电影的地位已经非常高,其业内成就广受赞誉,已经有了口碑、票房和艺术成就都获得认可的成熟作品;另一方面,他特别善于操作跨文化题材,已经跳出中华文化的影响,可以处理不同文化、信仰背景下的电影题材,这种特色使他能够适应全球电影工业“文化混杂性、兼容并包”的特性,从而产生了这部加拿大小说家撰写、以印度人为主角、由华人导演执导的电影作品。

从李安的成功可以看出,全球电影模式正在逐渐形成,顺利跨越文化障碍、讲述全球故事不仅能取得电影业的商业成功,也能实现文化价值的传播。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好莱坞影片,不仅故事背景、演员不属于美国,连文化理念也不同于传统的好莱坞题材电影。可以说,美国电影工业不仅从全球搜集创作题材,还大力促成全球电影人才成长并为其所用,利用他国文化背景下成长的电影人才来壮大其电影工业。与之相比,中国最近几年也开始大力支持拍摄国际题材的电影,并引入他国人才,但这些人才更多属于技术型,如烟火师、特效师。由此看,中国需要继续对好莱坞的跨文化电影人才培养经验尤其是李安等人的成功经验好好揣摩和学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想与越来越多的好莱坞跨文化题材电影对抗,中国电影也必须尽快学会讲述“全球故事”。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提就是中国电影业首先要在本土立足,能够在本土与好莱坞打个平手,才能逐步进入全球市场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熟悉、了解别人怎么做,学会使用国际电影的通用语言,解放创造力、想象力。在学习借鉴之后,就要开始逐步进行低成本尝试。必须明白,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做全球性商业大片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为中国缺乏驾驭全球题材的电影人。

不过,李安的历程可以给我们一些经验,他当年是从低成本影片、艺术电影入手,逐步从好莱坞边缘融入主流,因此,中国电影也应厚积薄发,从小而大,创造机会和环境培养熟悉海外文化的年轻一代电影人。

我们也要看到,好莱坞电影虽越来越不局限于美国市场,但其主流依然是美国价值观,《逃离德黑兰》的得奖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要想通过电影在国际上提升软实力,困难依然很大,最近几年也没有突出的成就。这种现实情况其实提醒我们,不应再让自己的电影在本民族文化中浸润太深,应逐步学会讲述“全球故事”。其中,最现实的一个途径就是“借力打力”。当前,好莱坞电影正在积极谋求进入中国市场,而要获得中国市场准入,其价值观就必然要有所调整,在电影拍摄中也要尝试与中方人员进行更多的合作、沟通,这显然有助于中国电影人从李安等好莱坞同行的成功经验中学会讲“全球故事”,使中国电影更加有国际亲和力、吸引力。▲(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 陶诗儒、知竟)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