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将自己打扮成国际互联网安全的“网络卫道士”,是想通过这场网络信息战达成两个平行又交叉的效果:一是提升美国网络力量体系在网络空间所有活动的可信度与合法性;二是削弱包括中国在内的非盟友国家网络集团的可信度与合法性。 |
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多尼伦11日表示,中国应制止黑客入侵美国计算机系统和窃取商业机密,他还称,“国际社会无法容忍来自任何国家的类似行为”。此前,美国网络安全公司曼迪昂特发布《APT1:揭露中国网络间谍单位》报告,宣称中国军方应为偷窃大量美国政府数据和公司贸易机密负责。可见,这绝非中国媒体所言“有商业炒作之嫌、套取国会经费”那么简单,美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战略体系架构。凡事有规划、有评估、有步骤,已成为美国习惯性的战略思维。
美国如此精心设计,无非也就是想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试探对手心理底线;二是借助战略传播手段,将“中国军队”与“盗取商业情报”捆绑在一起,无形之中阻碍中国军方在网络空间力量正常发展;三是起到威慑作用,告诫其他国家或集团,美国可以采用同样的手段进行针对性打击。
美国渲染“中国黑客攻击论”就是在战略传播下的网络信息战。表面上看,这场网络信息战台前的直接参与者是美国民间网络安全公司,但实际上幕后的直接指挥者是美国联邦政府与国防部负责网络安全政策的各个主管。曼迪昂特公司创始人42岁的凯文·曼迪亚军方背景强烈。有资料显示,他是干过美国空军特别调查办公室的网络犯罪调查员、五角大楼计算机安全官的正牌网络战士。
实际上,美国军方早已有成建制的网军部队,比如“780军事情报旅”就有公开的网站。凭借正规的网军,加上曼迪亚这类从军界走出开办网络安全企业的人物,以及发明著名的蠕虫病毒的莫里斯等美国民间黑客,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网络攻击力量。近年来,伊朗也曾遭受美国军方、情报机构发起的网络攻击。
美国将自己打扮成国际互联网安全的“网络卫道士”,是想通过这场网络信息战达成两个平行又交叉的效果:一是提升美国网络力量体系在网络空间所有活动的可信度与合法性;二是削弱包括中国在内的非盟友国家网络集团的可信度与合法性。
美方并未突出相关网络技术问题,而是纠缠于“中国军方”与“盗取商业情报”两点不放,其目的非常明确,即从道德与心理上实施打击,试图让广大受众群体产生“中国军队正在做一件极不道德的事情”的印象,这就达到了其战略传播的目的。其实,国外媒体一开始就将网络空间威胁归结于国家背景支持,主要原因在于这类网络行为更为隐秘,更加难以防范,如果被敌对国家利用后果不堪设想。这种先入为主的意识暴露了美国人最害怕的问题,也恰恰符合美国战略不对称性分析的思维模式。(作者分别是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所长、国防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