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是环保持续下去的不竭源泉,但是,也需要给予理性的训练,在生活情境中从情绪、知识、技能上进行更多的提升,加上政府、企业在环保上的大动作,才会让“地球一小时”这样的环保活动少点形式化、不纠结。 |
3月23日,南京举行“地球一小时”全球接力活动。当晚8点30分,南京电网网供负荷最高为485万千瓦时,至8点40分负荷竟然达490万千瓦时。南京今年虽然有300多幢集中控制的高楼如期关灯,但居民主动参与灭灯的情况远不如往年。(3月24日《现代快报》)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熄灯环保活动,已经开展了七次,虽然吸引了很多民众参与,也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城市和机构的支持,然而,这种“幸福黑暗”的集体行动似乎不再那么招人待见,并且从南京“地球一小时”活动用电量不降反升的事实中,还可以看出环保活动自身无法解决的悖论和现实的纠结。
类似“地球一小时”这样的环保活动,主旨在于唤起民众、企业和政府的环保意识,即便是每年只有区区的“一小时”。如果非得要强调“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实际效益,而不是从中看到个体坚持、组织责任对于环保的重要价值,“地球一小时”活动势必会徒留作秀的外衣。毕竟,非政府组织发起的所有环保倡议和举办的活动,都不具有刚性的约束,凭借的不过是“一腔热情”,显示的只是“人人参与”的社会力量。
在民众的环保行动中,存在着一种“邻避效应”(Not In My Back Yard),说的是,一旦显见的环保危害涉及到个人生活,很容易引发强烈的、情绪化的个体或集体反抗,本质上与“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利益算计相近。在“邻避效应”之后,又衍生出另外一种奈避综合症(Not In Anybody's Back Yard),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带有精英色彩和极端环保主义特点的现象,可其中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环保观念非常明显,“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也深深地打上了这样的印记。
由此可知,开展环保脱离不了民众的真实理念,尤其是其中存在的许多常识性、个人化的因素,它们是非常原始的环保动力。但是,由于经常无奈地面对资源能源消耗无节制的大规模公共行为,让个人不禁产生环保意义微乎其微的感觉,使得环保的集体意识有所扭曲和变异。还有,因为环保的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重要,民众环保常识中一些反智的特征,在信息传播的作用下无限制放大,从另外一面让民众的环保参与弱化。
再者,作为一种推动环保事业的观念基础,民众的环保意识固然非常重要,可终究敌不过现实社会中那些产业资本和公共组织的强大意志。倘若没有他们在环保上的自觉体认,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采取各种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环保社会活动的那点正能量,不仅没办法完全释放,还会让民众的环保心理受到挫伤。从民众的环保期待来看,环保法规的有效执行,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严格遵循生态文明的方向,才是让环保真正落实的路径。
不可否认,“地球一小时”活动还会继续开展,而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纠结,却是需要直面的问题。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是环保持续下去的不竭源泉,但是,也需要给予理性的训练,在生活情境中从情绪、知识、技能上进行更多的提升,加上政府、企业在环保上的大动作,才会让“地球一小时”这样的环保活动少点形式化、不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