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当说,在香港回归问题上,这位“铁女人”在正确的时间、朝着正确的对象做了她在首相位置上的最大一次正确“妥协”。尽管中英之后的摩擦一直持续到香港正式回归,这个评价依然大体成立。然而势比人强,撒切尔夫人下野后的世事变迁在反复证明这一点。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昨天病逝。她连续三届担任英国首相11年,经历了冷战高潮和苏联解体的前夜,与中国签署归还香港的联合声明,她还带领英国打了马岛战争。她是西方国家的著名领袖,对有限重振英国经济也做出了贡献。有人说,撒切尔夫人代表了大英帝国的余威,她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撒切尔夫人是西方世界的第一位女首相,但却是出了名强硬的“铁女人”。她执政时的尖锐冷战可谓“时势造英雄”,那是政治领袖们的“黄金年代”。那个时期的很多东西方政治家都被后人记住,撒切尔夫人是其中的实力派。
政治人物常常是复杂的,撒切尔夫人身后留下的爱和恨都很鲜明。她与里根联手,在搞垮苏联的冷战后期扮演了重要角色。马岛战争前后,她的不谈判、不犹豫、果断使用武力尤其留给世人深刻印象。她的强势风格在之后的西方政治家中无人能及。
因为香港回归,撒切尔夫人与中国有了特殊的交集。中英谈判之前,英国在马岛战争中“完胜”,英国国内主张对中国强硬的人很多。中英谈判因此一波三折。但是撒切尔夫人能够看清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不是马岛,最终顺应大势,与中国签署联合声明,奠定了香港回归的政治基础。
应当说,在香港回归问题上,这位“铁女人”在正确的时间、朝着正确的对象做了她在首相位置上的最大一次正确“妥协”。尽管中英之后的摩擦一直持续到香港正式回归,这个评价依然大体成立。
撒切尔夫人重振英国经济,不仅是大不列颠,也大体是“老欧洲”经济辉煌的尾声。她的非国有化运动,保护强者的减税,尤其是对工会运动的强硬和不妥协,至今仍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学者感慨万千。
然而势比人强,撒切尔夫人下野后的世事变迁在反复证明这一点。整个欧洲政坛不再有“铁男人”或“铁女人”,一些原因是,不断衰落的欧洲列强已经支撑不起对外的铁腕式强硬,西方选举文化的极端发展也让政治家们在国内问题上更加软弱。
如今看来,冷战结束很可能代表了一种地缘政治传统的终结。美苏对抗崩塌了,这样的对抗很难在全球范围内重现。中美已不可能走美苏冷战的老路,中美关系的探索有着全人类的意义。倒是欧洲新一代领袖很像缺少历史的前瞻性,他们犹犹豫豫,方向感不足,他们似乎没有撒切尔夫人在中英谈判时看中国的远见,也缺少她与苏联打交道时的那种判断力。
撒切尔夫人这位风格鲜明的女政治家走进历史,她经历的那个时代也发生了转折。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大致走到尽头,中国带给国际政治的共赢精神在不断成长、扩大。作为中国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这位《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人表达尊敬,同时我们也想说,世界应当往前走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