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完善旅游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旅游诚信体系,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突出人性化服务,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深入开展旅游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健全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旅游市场安全稳定。 |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有着“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旅游业,对青岛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也是重要的本土优势。借改革开放之力,经过30多年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青岛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发挥了窗口、辐射和带动作用。
国务院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作为关联产业多、带动作用大的高成长性综合产业,是“美丽青岛”的“第一形象产业”和不可或缺的“亮丽名片”。
在前不久召开的青岛市旅游发展大会上,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动旅游业成为青岛鲜明城市特色、支柱经济产业,全力打造面向世界的全方位、全要素、全时空的旅游城市和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更加凸显了旅游业对青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岛要把握机遇,顺势而上,乘势而为,推动旅游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力争到2016年,游客总人数年均增长10%,达到8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达到1560亿元,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围绕落实上述目标任务,青岛要抓当前、谋长远,树立旅游发展大目标。加快构建“三城两线”的空间布局,东、西“两城”重点培育打造休闲度假集群,北城重点发展动漫娱乐、大型会展以及乡村游、生态游等现代新兴旅游业态,黄金海岸线突出抓好邮轮、游船、海上演艺等现代滨海旅游提档升级,高标准打造世园都市生态旅游区,加快构建全域统筹发展、产品体系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青岛“全旅游”格局。
要抓改革、促创新,构筑旅游管理大格局。深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筹建市旅游委员会,建立符合旅游产业地位、体现青岛旅游实际、具备科学高效特性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属地监管工作机制,创新旅游行业管理工作机制。培养一批具有较大实力的大型旅游集团。
要抓转型、调结构,实现旅游产业大升级。大力发展高端旅游,加快建设一批符合转型升级需要、事关长远发展的旅游大项目,大力引进休闲度假、海上旅游、大型演艺、商务会展、温泉康体等高端业态,重点推进“千万平米”旅游休闲度假和会展设施工程,抓好港中旅二期、邮轮母港城、今典红树林等高端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两大滨海旅游度假集群建设,形成产业发展规模效应。突破发展蓝色旅游。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分步开发海岛旅游资源,培育海洋旅游新亮点。整合提升海洋旅游档次。
要抓形象、创品牌,推动旅游市场大开发。按照“美丽青岛”的发展要求,进一步丰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主题形象内涵,完善品牌体系。积极开展旅游节会活动,深挖青岛历史人文资源,广泛宣传各领域旅游资源,提升青岛旅游认同度和吸引力。
要抓管理、提质量,促进产业素质大提升。完善旅游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旅游诚信体系,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突出人性化服务,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深入开展旅游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健全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旅游市场安全稳定。
(徐振溪 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