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媒体集萃

东方早报:“撞了白撞”的十年轮回

2013年04月12日08:21    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其实这十多年里,《道路交通安全法》一直在保护汽车与保护行人之间做着微调。2003年法律在保护行人方面就有些矫枉过正,那时的规定是:除非司机能举证行人有过错,否则就要承担全责。

最近不少地方正集中治理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代表的行人道路违法行为,这引发了舆论热议。不过,一些人似乎想得更远,他们直接在讨论:是否“行人违章,撞了白撞”?

其实,这个提法也不新鲜。早在2000年前后,一些地方的交警部门为保道路通畅,就提出过所谓“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的规定,引起舆论极大反弹,认为这种规定漠视生命,是汽车对弱势行人的霸道。但这十多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拥有了私家车,而这批私家车主正是微博等舆论平台的中坚力量,于是“撞了白撞”的说法似乎又有重回之势。

恐怕这种司机本位的极端思维,和行人本位的极端思维同样要不得。因为现代科技创造了众多的高速、高压、剧毒设备,相对于脆弱的人类肉体,这些设备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所以法律上为之创立了“无过错责任”这一概念,即无过错也需要赔偿。简言之,更大的能力意味着更大责任,汽车与行人之间本就存在不平衡,法律理应适当倾向保护弱者,这应该成为共识。希望十年前激烈反对过“撞了白撞”的人,不要因为自己开上了车而改变起码的对生命的敬畏。有底线,才有讨论公共政策的空间。

其实这十多年里,《道路交通安全法》一直在保护汽车与保护行人之间做着微调。2003年法律在保护行人方面就有些矫枉过正,那时的规定是:除非司机能举证行人有过错,否则就要承担全责。到2007年时,法律修订为:司机如何担责,要看行人的过错。

总之,大家要多多换位思考,不走极端:上半夜想想别人,下半夜想想自己,多为别人考虑考虑。(沈克鲜)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