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要一味只想着谁胜谁负,毕竟,所有后果是要民众共同承担的。 |
海外网4月12日电 台湾《联合报》今日发表社论文章继续探讨台湾核四“公投”议题。文章从过程论与目的论入手,分析指出,核四“公投”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有理性的思辨,才有成熟的“公投”果实。选择很简单,但思考则不容易;没有经过深刻思考的选择,是危险的,无论反核或拥核都一样。
社论摘编如下:
核四存废将交由“公投”决定,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目的论”的错觉,以为这无非是正反双方各自号召群众一决高下,哪边人多哪边得胜。事实上,“公投”更重要的是在“过程”,唯有经过不同意见的反复锤炼和思辨,人们才能在“公投”中得出合乎最大公共利益的选择,更不致在日后面对非预期变化时懊恼不已或怨天尤人。
然而,观察最近马当局与反核团体的互动,却感受不到多少深度辩论的火花,或有助于人们理性思辨的观点。台电的报告依旧充满专业术语,无法用浅白的说明来解答民众疑惑;反核人士则固守“我是人,我反核”的单调论述,不愿直视台湾发展替代能源的困境。马当局的首波文宣直接攻击绿营元老重臣的今是昨非,这虽可点破民进党的两张脸孔,却脱离了向广大群众诉求的重点。
若一心只在意“公投”的胜负,势必使理性辩论的过程受到侵蚀,但目前看来,朝野似乎都犯了相同的毛病。马当局至今尚未针对民众提出任何架构性的说帖,却一味想从反核团体下手,不论其策略考量为何,结局恐将事倍功半。因为,环保团体或“妈妈联盟”都是最不可能动摇的一块,而当局一再沟通碰壁,反将助长反核声势。另一方面,反核阵线虽凝聚了可观的社会支持,但他们一再以道德主义的立场质疑台电,却连进入核四厂区实地考察也不肯走一趟;与官员座谈时,又一味挂虑着有无“被摸头”的问题。这样的态度,可能使反核论述停留在理想主义的高调,使人们忽略了对台湾现实条件及日后调整因应的关注,恐将留下短视之祸。
之所以说核四“公投”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原因正在于此:要有理性的思辨,才有成熟的“公投”果实。选择很简单,但思考则不容易;没有经过深刻思考的选择,是危险的,无论反核或拥核都一样。
从这个观点看,在投下核四续建或停建的一票前,人们至少必须追问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第一,安全性的考虑:当局和台电有没有维持核四厂40年安全运转的能力?有否透过设施改良或加强监督以确保安全的手段?第二,替代性的选择:台湾走向非核之路,就长期或短期而言,在电力供应上有多少替代能源的选项?它们的分配比重如何?有没有具体实现的可能?第三,后果的承担:续建核四有安全风险必须承担,同样的,停建核四则有电价上涨、电力供应不继、经济竞争力削弱的后果,乃至因发展其他形态电力而引发新的环境破坏或景观改变的问题,台湾社会对这些变动的承受能力如何?
如果经过充分的辩论,人们认知台湾现有电力结构必须逐步调整,再生能源的比重必须调高,日常生活和工业发展的形态必须改变,再高的电价也可以接受;那么,即使“公投”废了核四,却因而促使台湾走向全新的发展方向,亦应该视为极可贵的一步。怕的是,在过程中双方一味彼此恐吓指摘,“公投”废核之后却拿不出替代办法,最后民众更因受不了涨价及缺电之苦而怨声载道,甚至企业纷纷外移;那么,这场“公投”将是无边的灾难。
若从“结果论”看,陈水扁大可以“反核先知”自居,因此在众人皆醉之际,他就率先下令核四停工。但若从“过程论”看,今天核四闹到停工又复建以致没人敢信其安全的地步,不正是因为陈水扁贸然下令停工种下的灾难?遂致违约赔款、追加预算、变更设计,终致不知如何收场。
反核团体的口号“我是人,我反核”,虽是简单有力的诉求,却隐含谴责异己、排拒不同思考的道德暗示,也阻碍了双方的辩论和沟通。把“公投”上纲为“人”与“非人”之战,恐怕不符科学理性精神。
请朝野都拿出更开放的态度,进行这场“公投”辩论。不要一味只想着谁胜谁负,毕竟,所有后果是要民众共同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