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这个问题在美国,甚至世界各地早就不算新闻了,但近来由于相关案件,无论犯罪者或受害者都有明显年轻化趋势,还是引发舆论高度关切。无论有多少争议,资本主义逻辑恐怕都脱离不了干系。在人们普遍享受丰饶果实的同时,其负面后遗症亦已昭彰在目,只是往往被刻意淡化或忽略。 |
海外网4月19日电 据中评社报道 尽管最新发生的德州肥料工厂爆炸案,到目前为止外界对案情仍所知有限,但美国连续发生爆炸案件,再加上奥巴马总统和参议员收到含毒信件,这一连串的事件,令各界高度恐慌。但和过去人们熟知的“外部国际输入型”恐怖行动不同的是,这些年来,发生在美国(甚至包括其他国家)的重大惨伤事件,多是“内部压力锅爆炸型”,也就是说,所谓的恐怖行动、随机杀人行动,等等,行凶者往往是“自己人”。不论其动机为何,这里不妨先从美国枪枝泛滥的问题谈起。
中国时报今天社论说,尽管这个问题在美国,甚至世界各地早就不算新闻了,但近来由于相关案件,无论犯罪者或受害者都有明显年轻化趋势,还是引发舆论高度关切。在一九九九年科罗拉多州科伦拜中学枪击事件后,迄今美国校园已累积超过三十起个案,二○○七年维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三十三人死亡事件,是历来丧生人数最多的枪击案;二○一二年底发生在康乃狄克州的校园屠杀案,也因牺牲者多数是十岁以下的幼童,尤其引发绝大震撼,更别说这几年来各国纷传的类似事件,如前一年在挪威造成七十余人死亡的冷血惨剧,而日前波士顿的马拉松赛也发生了爆炸案…,拉高、拉远来看,或许这些都是同一发展脉络下的自然产物。
无论有多少争议,资本主义逻辑恐怕都脱离不了干系。在此,我们绝没有想要“冒渎”或反对资本主义的意思。毕竟,在过去两百年来,此一思想体系对人类物质文明高速进步的贡献有目共睹、不容否认;但必须注意的是,在人们普遍享受丰饶果实的同时,其负面后遗症亦已昭彰在目,只是往往被刻意淡化或忽略。
资本主义的最大长处乃是解放所有限制人类追求欲望的心灵与制度限制,甚且进而提供累积前述进步的制度性平台,其中,最主要者就是金融体系;但正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当我们愈来愈接受此一体系所引进,诸如个人主义与自由开放等观念时,也不可能不接受其必然带来的后遗症,亦即放弃若干长期以来用以抑制强者能量的道德规范,并解除或削弱了社会体制对弱者的合理保障;换言之,就是硬以一套虚假平等观掩盖了真实存在的差异现况。
结果相当明显,当封印被解除后,“不平等”自然成为资本主义体系所释放出来最可怕且随时可能失控的庞然巨兽。至于其活动症候,首先是在所得水准拉大以致贫富悬殊趋于极端化后,带来普遍的相对剥夺感,从而埋下阶级对立与草根性社会运动的根源,其次,个人自由提升与社会支持弱化,则一方面让人们不自觉地产生心灵空虚与疏离感,更甚者,在“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广义自由诠释下,例如随机杀人或目的仅在满足自我快乐之愉悦犯等,这类看似脱轨离谱的暴力行为,亦不啻被间接鼓励成为填补空虚、自我实现或进行抗议的可能选项;从某个角度来看,炸弹客或可视为过去纵火犯的“升级版”。
进一步来说,随着资本主义愈发成熟且因全球化浪潮弥漫各地后,此种矛盾难解的现象也跟着呈现出跨国性特征。从某个角度看来,反全球化运动与全球恐怖主义在新世纪初同时攀向高峰且交相激荡(主要例证为一九九九年的西雅图反对世贸组织运动,与二○○一年的九一一攻击事件),也许并非偶然。
对美国而言,首先,它做为迄今最成功且具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发展典范,在享受最大比例的正面成就之余,也难以避免要被迫面临最严重的后遗症挑战;其次,资本主义确实潜藏问题是一回事,但关键仍在于是否存在必要的能量与救济措施,对此,且不论美国始终没有展现出在国内外解决此类问题的诚意与实质作法,在伊拉克战争拖累与金融海啸冲击的双重压力下,美国此时即便有心,恐怕也无力提出有效应对。更甚者,由于持续性普遍不景气与失业率居高不下,阶级鸿沟的扩大成为它难以回避的现实;去年刚结束的总统大选,既反映出当前美国社会内部的高度割裂性,也将它推往另一个可能的历史分水岭上,也因此,令人更为担心的是,近期的诸多乱象,可能不过是火势燎原前夕的星星野火罢了。
在美国依旧坚持高调“重返亚洲”、孜孜不倦地继续在全球各地寻找并制造新敌人之余,如同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所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对美国来说,情况或许也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