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三位一体的核战略打击手段的不段升级,和在中国周边菲律宾、日韩部署核武器系统的苗头,都会大大压缩中国战略力量的应对和反制时间。 |
1964年中国首次核武试验后即宣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从最开始的1998年到2011年的那次,中国每一部国防白皮书均明确并无条件写入“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承诺。这是世上最强有力的不首先使用核武的保证,美国就从未表明同样立场。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4月19日文章认为,传统明确的承诺是北京过去半世纪所宣称的核政策的基础。但2013国防白皮书对此模棱两可。不首先使用一直是中国核武政策声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者遗漏的可能性极低。其他证据也显示,中国可能正在重估核战略。
高峰军事观察认为,从50年前的中国到今天的伊朗朝鲜,在核战略的出发点上都基本相同,都是追求核武器对国家安全的决定性影响,避免核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战争威胁和核讹诈。中国在首次核试验后即公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原因有二,一是强调核武器对自身安全的意义但又区别于美苏将核武器作为外交和战略大棒的独立核战略理念;二是降低因核试验而产生的敌视效应避免遭到当时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打击报复。而第一条原因是中国秉承50多年的主因。
但是任何观念和理念乃至承诺都要与时俱进。中国秉承和呼吁几十年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并没有得到美苏(俄)等核大国的支持和响应。2010年的国防白皮书里中国明确声明,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对核裁军负有特殊和优先责任,应继续以可核查、不可逆以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方式,大幅削减其核武库,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创造必要条件。同时主张,在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之前,所有核武器国家应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就此谈判有关国际法律文书。同时,核武器国家之间应谈判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现在看来依旧是曲高和寡。
而战略性武器系统技术的发展是美国不愿意支持中国呼吁的重要原因。随着美国为首的传统军事大国加大对反导系统的投入和发展,传统的核威慑战略平衡正在发生倾斜。美国现在更愿意通过领先于中俄的导弹防御系统来变相削弱中俄的核威慑能力,获得对中俄在核战略能力上的单边优势以维护其世界一超的霸权地位不受动摇。美国的行为副作用明显,中俄为了维护原有的平衡都在做两件事情,一是积极发展同等效应的导弹防御系统;二是针对美国的反导系统积极发展分导技术的多弹头战略导弹。但在反导系统技术明显落后的前提下,中俄不得不更加重视多弹头分导技术。
美国常规巡航导弹打击中国核武装的能力,也将让中国继续秉持后发制人的核反击传统理念合理性受到质疑。美国媒体持有相同的怀疑并认为,“中国在白皮书中改换说法,或许意在发出信号:在未来危机中,若认定美国要用以导弹防御为后盾的常规武器攻击其核武库,中国可能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对此美国应该认识到”。高峰军事观察认为,与最近公布的国防白皮书模糊核战略立场相对应的是,中国新任国家领导人对战略性力量前所未有的高调重视。去年12月习近平向负责中国陆基核武器的二炮部队发表讲话,高调确立核武为中国大国地位提供战略支持。
高峰军事观察认为,中国需要调整传统核战略立场的更重要原因在于,现在的形势决定了中国所面临的核战略威胁正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传统的以美苏为主的核威胁随着印度加入核俱乐部意在悄然发生改变,印度军方毫不避讳发展核武器对中国的战略威慑意图。而周边的印、巴、朝这些有限核国家可能采取的对中国的核捆绑战术,也是中国必须考虑和面对的新战略难题。美国三位一体的核战略打击手段的不段升级,和在中国周边菲律宾、日韩部署核武器系统的苗头,都会大大压缩中国战略力量的应对和反制时间。
2013中国国防白皮书里对中国核力量遂行任务和战略准备方向都有新的描述。从中可能找出笔者上述分析中的一些包括假想敌、战略反应时间在内的转变。白皮书对二炮力量的描述称,第二炮兵平时保持适度戒备状态,按照平战结合、常备不懈、随时能战的原则,加强战备配套建设,构建要素集成、功能完备、灵敏高效的作战值班体系,确保部队应急反应迅速,有效应对战争威胁和突发事件。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核导弹部队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提升戒备状态,做好核反击准备,慑止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使用导弹核武器,独立或联合其他军种核力量,对敌实施坚决反击。常规导弹部队能够快速完成平战转换,遂行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任务。
结语:白皮书中界定核战略力量“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以及“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使用导弹核武器,独立或联合其他军种核力量,对敌实施坚决反击。虽然模糊了原来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但是仍然保持了后发制人的宗旨和理念,所以只能算是个微调。而仍然没有对国家遭受常规打击时,二炮该如何做出反应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现在依然坚信自身核力量对常规战争的预防和遏止能力。
(本文转载自“高峰-新浪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