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时代,如何避免公民的个人信息成为不法分子的“摇钱树”,是事关公民安全、法律尊严、社会稳定的大事。个人是维护自身信息安全的主体,但必须有信息接受者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形成合力来进行保护。像保守“国家秘密”一样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应该由我们每个人、每个商业机构、每个政府部门共同担责。 |
本属于保密的工资证明、身份证明等客户个人信息却成了银行职员余某的“摇钱树”。余某将自己掌握的600余份客户信息出售,获利3万余元。这些个人信息被用作办理信用卡,并透支200余万。今天上午,余某涉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在西城法院出庭受审。鉴于其认罪悔罪,积极退赃,当庭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罚金2000元。(4月23日新华网消息)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买房、买车、买保险、办信用卡等过程中,经常需要提供工资证明、身份证明等个人信息,大多数人在提供这些信息时,并没有想到这些个人信息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摇钱树”,并给自己的信用记录抹上污点。那么,谁该为此担责?那些信息的泄露和倒卖者自然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承担应有的责任;关键是除此之外,还有谁该担责?我们还有哪些地方能做得更完善,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刻不容缓。现在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不法分子利用倒卖个人信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通过制定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从民事的角度出发,全面地保护个人信息,维护公民的基本权益。
信息的接受者必须为保密尽责。一些银行、保险公司的职员为了个人利益,利用工作便利倒卖客户信息,法律的监管是一方面,但内部制度的约束是基础,同样不可或缺。各类个人信息的接受者必须为用户负责,为保密尽责。
信息的接受者必须审核真实性。比如银行在发放信用卡时,不能只顾着发卡量这点自身的眼前利益而放松审核,否则会给他人和自身都造成损失;一是容易造成他人信息被盗用的情况下办出卡片,二是这样的持卡人是高风险的,最终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
公众急需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要保护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信息等不被盗用,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我们要有这个意识,做好防范。掌握几个原则有利于我们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一是不要让自己的身份证等离开自己,交给一些银行、保险公司的经办人员,即使是复印,也要在自己的视线可及范围内,或是自己事先准备好复印件。二是在所有的复印件上要注明用途,如“些复印件仅限办理××银行信用卡用”,这样不法分子就很难再进行倒卖,挪作他用了。三是现在虽然各类业务的上门服务很多、很方便,但是一些需要提供大量个人信息的业务,最好还是自己到相关单位的营业场所去办理,这样可以减少信息被盗用的概率。
信息时代,如何避免公民的个人信息成为不法分子的“摇钱树”,是事关公民安全、法律尊严、社会稳定的大事。个人是维护自身信息安全的主体,但必须有信息接受者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形成合力来进行保护。像保守“国家秘密”一样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应该由我们每个人、每个商业机构、每个政府部门共同担责。(张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