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警示干部要树立公而忘私,心系群众的安危意识。干部面对地震这种突发灾难,家庭与群众不能兼顾的时候,就必须恪守公而忘私,必须有群众是第一的意识。作出“群众第一”的抉择而舍小家顾大家,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四川省芦山县清仁乡副乡长杨成毅因在抗震救灾中工作不力,责任心不强,造成了一些严重工作失误,今被就地免职。(新华社4月24日)
芦山救援被“就地免职”的副乡长,敲响广大党员干部养成危难意识,树立危难责任感和培养危难应对素质的警钟。
警示干部要树立生命至上,灾情为首的命令意识。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芦山救援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已过,但抢救被困群众的行动丝毫不能放松。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党员干部应该以极大的忠诚和满腔的热忱关注人民的生死和疾苦。随时树立起人民生命至上,灾情就是命令的意识。
警示干部要树立冲锋在前,以身作则的责任意识。抗震救灾斗争能够取得迅速推进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干部冲锋在前,干部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就地免职”的例子警示了党员干部应在抗震救灾中具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气概。不管灾情有多险恶,只要抢救人民生命需要,干部都应该冲锋在前;不管群众有多恐慌,有多绝望,只要干部在场都要以身作则。
警示干部要树立公而忘私,心系群众的安危意识。干部面对地震这种突发灾难,家庭与群众不能兼顾的时候,就必须恪守公而忘私,必须有群众是第一的意识。作出“群众第一”的抉择而舍小家顾大家,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地免职”警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继承优良传统、牢记根本宗旨、心系人民群众,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杨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