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改革红会,方向也很清楚,这就是去掉准官方身份,回归民间。它既是红会重建公信力的前提,亦是最关键的一步。但在红会内部,这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
红会在芦山地震中的意外遭遇延续至今,说明这个准官方慈善组织的信誉彻底丧失。如何改革红会,方向也很清楚,这就是去掉准官方身份,回归民间。它既是红会重建公信力的前提,亦是最关键的一步。但在红会内部,这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作为一个有着几百万成员,分支机构遍及各地,多数工作人员都有行政级别的庞大慈善组织,红会去行政化无疑会遭到内部大多数人的反对。例如,红会赈灾救护部部长王平就认为,红会不单不能去官方化,还要提高行政级别。他的理由是,红会的官方身份,是法律赋予红会的特殊职能,跟其他的慈善组织没有可比性。此外,如果红会级别高点,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基层红会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很弱,很难办,会得到政府的更多帮助。从当下国情看,他讲的并非全无道理,因为类似红会本属于民间组织却披着官方身份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多,在公务员身份成为社会多数人追求目标的情况下,红会的去行政化会不会引起其他组织的反弹?这是国家在改革红会时不得不考虑的。
然而,倘若为红会的未来发展负责,国家就应该长痛不如短痛,大刀阔斧,将红会作为一个去行政化的试验标本,使其回归民间性质。应该看到,在大量民间慈善和公益组织兴起的今天,红会虽然仍是中国最重要的慈善组织,但其重要程度相比过去有所下降,这使得改革红会不用担忧引起中国慈善事业的倒退,红会去行政化后留下的慈善空白会被其他民间慈善组织所填补。而且红会一旦变身民间慈善组织,还能够有力激活中国民间慈善组织的竞争。慈善只有竞争,才有前景。
当然,红会如何去行政化,可以设置一个妥善的方案,但方向不应动摇。即便红会一时不能去行政化,也须从立法和监管上强制其在公开透明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官办色彩。
从学理上看,一个组织的信誉和公信力取决于其是否公开透明,而与它的官方组织身份没有直接关联,西方国家的政府一般都具有公信力,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政府运作都比较公开透明。从这一角度看而不考虑中国特殊的环境,红会是否去行政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做到独立和透明。
国际慈善事业的发展也证明,公开透明,独立性,第三方监督是慈善组织缔造公信力的基础,包括政府立法强制慈善项目和财务必须公开、新闻媒体的监督,以及独立的审查机构如会计事务所等对慈善组织的财务审查等,是慈善组织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同时亦是善款捐赠人的基本权利。这个道理也适用民间的慈善和公益组织。准官方慈善组织还有官方的信誉在作最后保证,民间慈善组织若染上官办组织的一些弊端,它只会更快地被公众所抛弃。目前的情形是,除了少数民间慈善和公益组织如壹基金外,多数民间慈善和公益组织也或多或少存在公信力不足的问题。这是一个警讯,需要引起中国慈善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拯救红会就是拯救中国的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但重建红会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公众对此亦应有耐心。目前,政府可做的是,将红会章程和管理制度向全社会公布,并建立问责机制,切实问责。红会则须定期将募集款项、救助活动及善款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公示,并将救助对象逐户公布。审计部门也要强化对红会的审计与督查,并把结果公之于众。(邓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