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黄先胜:让编制和干活成正比还需打破“铁饭碗”

2013年09月23日00:03|来源:红网|字号:

对于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来解决“四风”问题、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做法,庄德水表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关键是要解决整个基层政府的职能问题,地方政府的职能要明确定位,人员要定编。他说:“现在基层政府有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有编制的人不好好干活,却聘用一些临时工冲在一线,这样就必然会产生人浮于事的现象。(9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有编制的活让没编制的干,没编制的比有编制的肯干,这种倒置怪相,用常人的思维来看确实不可思议,但在基层政府中这种现象却普遍存在,专家的论述可谓一针见血。

近年来大凡在公务行动中出了什么乱子,一般都是临时工干的,从概率上推断也印证了没编制的冲在一线这一观点。为何有无编制要这样有些“拧巴”的干活?其一因为各自“饭碗”的质量不同。编制代表“铁饭碗”、“金饭碗”,轻易不会打破,也不能打破,衣食无忧,长期端着已经审美疲劳,没了压力自然没有动力。临时工是“瓷饭碗”、“泥饭碗”,属于易碎品,自然小心轻放,一旦工作不力就有衣食之忧,压力大了工作自然卖力。其二是因为对于管理者的价值不同。有编制者一般都有来头或有“资历”,有话语权,在领导提拔使用上有发言权,一般领导不会轻易得罪。无篇制者基本没啥“来头”,一般也没什么发言权,请来就是干活,不干活就走人。思路决定出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思路上的倒置决定了编制与干活的倒置。

其实在基层政府,这种类是的倒置还比比皆是,如资历决定收入,拿钱多的不干活,干活多的拿钱少;如鞭打快牛,干活多的越干活,不干活的越少干;如此,多干多出错,少干越安全,树大招风、树下乘凉。这些现象既是机关人浮于事的表现,又是情况愈发严重的背后推手。要医治这些机关怪相、怪病,一方面要打破编制这个“铁饭碗”,让拥有编制者有危机感,那怕让很小一部分人因为工作态度有可能失去编制,亦会发挥“鲢鱼效应”。

另一方面要按照公平的原则,由政府带头执行同工同酬同待遇,减小编制与无编制的差距,让二者处于统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在社会保障日益健全的今天,减少编制这种人为的差距已经势在必行。

文/黄先胜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铁饭碗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北京10余男子小区内玩集体“性派对”被抓(图)

惊曝!前台北副市长女儿卧底英国妓院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张家口50万亩防护林老化 风沙或威胁京津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