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美报告:中国核武库超英赶法 已造610枚核弹头

2013年09月23日13:47|来源:环球网|字号:

摘要:美国科学家汉斯-克里斯滕森和罗伯特-诺里斯联合撰写报告称,中印两国为其弹道导弹配备分导式多弹头(MIRV)的做法,有可能会对全球核武库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据印度时报9月18日报道称,美国科学家汉斯-克里斯滕森和罗伯特-诺里斯联合撰写报告称,中印两国为其弹道导弹配备分导式多弹头(MIRV)的做法,有可能会对全球核武库发展趋势产生影响。印度官方已经宣称其正研发可携带多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一发展,再加上美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强的导弹防御能力,势必会刺激中国部署多弹头弹道导弹。报告还称,目前中国拥有约250枚核弹头,自1964年成为核国家以来,中国已生产了约610枚核弹头。

美国科学家汉斯-克里斯滕森和罗伯特-诺里近日联合发表一则关于全球核武器的新报告——《全球核武储备(1945-2013)》。报告认为,印度发展洲际弹道导弹可能会刺激中国部署可搭载多个弹头的分导式多弹头导弹,加剧亚太地区新一轮军备竞赛。报告称,中印两国为弹道导弹配备分导式多弹头的决定会对全球核储备趋势造成重大影响。据印度专家称,印度的洲际弹道导弹“烈火-V”不会搭载多个机动弹头或分导式多弹头,但其后续导弹,包括“烈火-VI”可能会采用这种技术。

克里斯滕森和诺里的报告提到:“印度官员已经表示,印度正在发展的洲际弹道导弹能够搭载多个弹头,这一新发展,加之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不断增强的导弹防御能力,可能会刺激中国部署可搭载分导式多弹头的导弹”。克里斯滕森指出,分导式多弹头并不符合新德里的最低威慑政策,而且印度官员需要解释为什么要发展这种可能会刺激中国研发武器的技术。他说:“分导式多弹头是为特定的战略目标而研发的,目的是快速增强部署在导弹上的弹头数量,或在单次攻击时击中多个目标。这两个目标都不符合印度的最低威慑政策,因为这会使核武库的规模大幅增长,同时也意味着反核作战理论发生了转变。”

报告指出,印度和中国的这种举动可能会使亚洲军备竞赛升级。“美国、俄罗斯和国际军备控制界都应反对这种竞争,应当大幅削减本国拥有的分导式多弹头武器系统和弹道导弹防御项目。”报告还称,目前中国拥有约250枚核弹头,自1964年成为核国家以来,中国已生产了约610枚核弹头。报告还指出,中国的空射核弹储备量较少。据信中国的弹头存放在位于中部地区的存储设施中,并未安装在发射器上。报告称:“美国情报界曾预测称,在未来十五年中,中国远程弹道导弹所用弹头将从约50枚增加到100多枚,但自2001年后其预测数量已有所下降。”

报告还估计巴基斯坦已生产100-120枚弹头,而且裂变材料还在增加。相比之下,印度的核弹头在90-110枚之间,而且正计划提高裂变材料生产能力。不过,报告认为印巴两国的弹头并没有进行作战部署。报告补充称:“我们估计中国的核武器储备已经超过英国,而且可能在本十年末接近法国的储备规模,这取决于中国生产并部署了多少新式核潜艇和洲际弹道导弹”。

另据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称,印度有能力研发射程达上万公里的核导弹——与可瞄准11200公里之外目标的中国东风-31不相上下——但就现有威胁感知而言,印度认为其没有必要生产这种导弹。本月15日印度成功发射该国首个洲际弹道导弹——射程5000公里的“烈火-V”。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负责人负责人阿维纳什·詹德断言,如有需要,印度只需“两年半”的时间就能研发射程为10000公里的导弹。他说:“射程是最不成问题的领域。我们完全有能力制造任何射程的导弹,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推进燃料与使用更大的发动机。不过,就现在而言,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发展更大射程的导弹。”(编译:吴冠 审稿:刘昆)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核弹头 机动弹头 分导式多弹头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汕头海水倒灌 动物园河马“越狱”出逃(组图)

蒋介石死亡之谜:宋美龄下了一道“催命符”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张家口50万亩防护林老化 风沙或威胁京津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