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27日07:24|来源:海外网|字号:
就在日本固体运载火箭“艾普西龙”成功发射没多久,中国发射了“快舟号”运载火箭,可以说对中国航天的军民结合技术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需要说的是,中国“快舟”运载火箭具备“较多”发射载荷能力,可以将约1吨左右的小卫星发射入轨。
其次就是“快”,可以实现快速发射。这里的快有两个概念,一是单次发射时间快,火箭和卫星进场后不到一周就可实现发射,二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发射,换句话讲,可以同一批次组织多次发射。此外,尽管这次没有具体内容披露,但“快舟”运载火箭应该是固体运载火箭,并可实现车载机动发射任务,或简易发射塔架,而不一定要在酒泉或太原基地的发射塔架实施发射任务。这对于未来战争或军事冲突状态下,野外机动快速发射战场侦察卫星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
再次就是“效果好”。中国有大量的中远程固体和液体弹道导弹,其中大量导弹也已经到了服役期,要么拆解,要么抽检打靶试验。如果能将其改造为运载火箭发射卫星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实现了检验技术性能的目标,又提供了新的商业发射平台。
最后就是“省”。如果利用正规的运载火箭每次发射需要至少2000万美元的投入,如果能让“较低成本”的“快舟”实现小载荷发射,对中国航天发射就是最大的助力器。
既然这个“新东西”能够实现“多快好省”,那是让“快舟”尽快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社会航天发射服务的低成本首选吧,至少要比“艾普西龙”要可靠、安全和价格低廉得多。
(注:本文转载自“宋忠平--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编:宋胜男)
运载火箭 打靶试验 快舟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