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雷鹞:“艾滋学生”飙升折射性健康教育的缺位

2013年12月02日08:17|来源:中国青年网|字号:

  据原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卫组织联合发布的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的报告,2006年至2011年9月,每年新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患者中,职业报告为“学生”的,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0.96%升至2011年的1.64%。(11月29日《广州日报》)

  提起艾滋病,大家都不以为然,以为离我们还很远,但是看过这份《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后,相信很多人会和笔者一样,顿时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而且在这份报告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艾滋学生”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艾滋学生”飙升,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安全性行为造成的,因为曾有研究者做中国大学生与艾滋病相关的性安全研究,“发现11.9%的大学生有过3个以上性伴,大学生中有7%的男性大学生有过男男性行为经历,而且30%的性伴是陌生人,55%未使用安全套,11%有过商业男男性行为。”(11月29日《广州日报》)而导致这种不安全性行为的根源就在于家庭和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缺位。

  中国人深受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思想影响,多数中国家庭在对孩子的性教育上一直都是讳莫如深。对于孩子关于生理方面的疑问,家长不是随便捏造个幌子搪塞,就是顾及左右而言其他,很少正面引导,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

  到了初中以后,虽然开设了生理卫生课,但是由于学校对于性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重视,多数老师不好意思讲,学生也不好意思听,久而久之,这门课程名存实亡,变成了自习课。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学生正在步入了青春期,虽然性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但是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难免会有人误入歧途。到了大学,离开了父母约束的他们,思想更加开放、个性更加张扬,但是自控能力却又出奇的差,再加上一些黄色网站、书籍以及“约炮神器”的推波助澜,不少学生开始崇尚西方“性自由”、“性解放”。而且这个苗头也没有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以至于没能及时纠偏扶正,导致一些学生在不安全性行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健康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为了青少年能有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家庭性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同时,学校也要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人格,并感知艾滋病威胁的存在,提高性安全防护意识,拒绝不安全性行为。(雷鹞)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艾滋病 艾滋学生,性健康教育 安全性行为,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