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02日13:07|来源:晶报|字号:
近日,一则“3800万人中断缴纳社保”的新闻与一条“月存500元,养老不麻烦国家”的网帖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究竟是自己存钱养老,还是继续参加国家的养老保险,成为不少人比较纠结的问题。一方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实践中又出现中断缴纳社保人数占总缴费人数的10%左右的现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发展何去何从?中断缴费至少说明了部分参保人对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更说明了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的设计、运行、公众监督等方面存在较多的制度缺陷。
尽管官方没有披露中断缴费的原因,但无非是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这里又分为用人单位不愿意参加、劳动者不愿意参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不愿意参加几种情况。第二,劳动力流动时或者没有达到缴费年限转入户籍地时无法顺利转移接续。转入地不愿意接收,设置障碍和条件使劳动者无法转入。第三,没有能力参加。劳动者收入低、失业没有经济收入、劳动者转为从事个体经营但没有当地户籍不能参加当地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践中还有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中断缴费。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现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确实存在不少的制度缺陷。
理想化的养老保险模式应该有三个支柱,即国家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型的养老金,三者共同构成公民养老金来源。国家的养老保险提供基础保障,企业根据经营盈利状况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个人根据收入为自己储蓄,政府均对养老保险给予税收优惠,鼓励多种途径建立养老金制度。
审视我国当下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国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较高的缴费严重压缩了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发展的空间,对大部分劳动者来说现在的日子不好过还要拿出一大块用于未来的养老,经济负担过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地方统筹,在目前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劳动力流入地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但出于地方保护主义不愿意承担外地户籍劳动者的责任,流出地也不愿意承担那些长期未在本地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本地户籍劳动者,所以中央政府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未来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劳动者之所以参加养老保险是希望未来的生活有保障,养老金是一笔巨大的资金积累,应该拥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功能,但目前养老金制度的管理、运行由政府一手操办,甚至成为某些地方政府以及官员权力寻租的渠道,管理者能力有限,养老金的投资收入收益较低,每年的记账利率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复杂难解,养老金领取程序繁琐,都让劳动者对自己可以领取多少养老保险金没有清晰的预期,更对政府是否可以运行好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充分的把握。最近传闻延迟退休政策即将出台,更加重了参保人忧虑。
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应该有更加透明的公众参与和监督制度,虽然有所谓的监督委员会,但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对于养老保险基金具体项目支出、运行等内容的公开,地方政府也总是羞羞答答,像挤牙膏一样操作,怎能让参保人将自己的保命钱放心托付出去?这么多人中断缴纳社保给政府敲响了警钟,值得政府进行认真研究,应从制度上完善,建立让参保人更有信心的养老保险体系。
(作者系深圳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
(责编:牛宁)
制度缺陷,社保,劳动者,城镇职工,参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