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02日14:46|来源:学习时报|字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新的历史时期,世界性的军事变革风起云涌,空军航空武器装备发展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试飞作为航空武器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正在逐步发展完善,向着试飞体制的系统化、试飞课目的精细化、试飞技术的信息化、试飞人员的专家化的方向发展。联系我国空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当前空军试飞部队实际情况,全面推进航空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必须积极面对新的形势挑战,全力打造一支与航空武器装备长远发展、与大国空军和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一流试飞员队伍,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和新形势下强军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承载军魂与梦想空军试飞员队伍有着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60多年来,我国空军试飞员队伍不仅担负着国产军用和民用飞机试飞任务,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翔梦想,他们既不同于作战部队的指挥员、战斗员,也有别于传统的科技工作者,是我军编制序列里一支特殊的队伍。1952年,为满足抗美援朝作战急需,在各种条件匮乏、没有试飞经验的情况下,3名空军飞行员用短短9个月时间,把数百架飞机飞上蓝天、送上战场。从此,一代代试飞员与航空科研人员一起,开创并见证了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辉煌。上世纪50年代,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一步跨入喷气时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苏联撤走专家的困境,年轻的空军试飞员用1年时间飞出新中国第一架“争气机”歼-5甲,并完成了第一架超音速强击机强-5和一系列歼击机的定型试飞,使新中国航空工业走上了自主设计试飞的道路;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史无前例地进行歼-7C、歼教-7和歼-8B等三型飞机同时定型试飞,在这场历时3年的试飞攻坚战中,试飞员仅处置的发动机空中停车险情就多达160多次,创造了科研效率最高、试飞周期最短等多项纪录;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第一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飞机和预警机等新型飞机列装,双机同时空中加油成功完成,多种新型战机和大型运输机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和空中力量建设有了实质性突破,为加快我国空中力量建设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迅速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空军试飞员队伍始终牢记我军的性质宗旨,始终加强空军试飞员队伍军魂意识培养,锻造忠诚品质,强化忠诚意识,始终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锻造,牢固树立献身装备建设的事业心、责任感;始终培养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顽强作风,确保这支队伍始终焕发出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为他们在军事变革潮头建立更加辉煌的功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紧盯前沿的体制机制创新
空军试飞员队伍始终坚持挺立前沿、锐意进取。60多年来,空军试飞员努力做“航空理论的探索者、飞机设计的参与者、飞行的先行者”,打头阵、担大任、当先锋,以其不停探索的脚步,担当着变革先锋的重任,与航空科研人数一起攻坚克难,完成了一大批航空武器装备的试飞任务,掌握了一大批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部队战斗力的尖端技术。在他们的努力下,歼-5、歼教-1、歼-6、歼-7、歼-8、歼-10、枭龙、空警-2000、空警-200、舰载机等一型型先进战机横空出世;在他们的拼搏下,空中加油技术、三角翼飞机失速尾旋技术、精确打击能力等一个个难关被攻克,一个个问题被解决。
今年7月份,美军在弗吉尼亚海岸,成功将一架X-47B无人机成功降落在“乔治布什”号航母上,预示着在未来航空武器装备试飞领域,必将产生一场新的革命。当前,我军航空武器装备正逐步实现转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紧盯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前沿,不断探索完善适合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新的试飞体制、模式和技术,促进我军航空武器装备战略转型发展。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意识,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全面推进空军试飞部队建设和试飞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在现有试飞部队基础上,通过编制体制、领导机构、管理模式、任务功能等方面的调整,整合力量,融合发展,进一步理顺空军试飞部队的结构关系,形成比较规范合理的试飞机构。二是深化试飞技术的研究探索,在试飞理念更新上、试飞系统建设上、试飞技术创新上有新的进步,全面推进空军试飞体系向体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试飞水平和效益。三是组织各试飞机构整合力量,努力推进试飞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和使用,实现各试飞机构的信息共享,在试飞各阶段都有比较规范完备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不断推进试飞部队信息化建设。四是以试飞安全管理工作为重点加强试飞安全体系建设,认真落实试飞安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职责;进一步强化安全训练,加强督导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打牢试飞安全基础。
攻克尖端技术培养一流队伍
抢占21世纪的战略制高点,人才是关键更是决定性因素。空军试飞员队伍是空军装备领域的先锋队、排头兵,更需要直面挑战和考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空军试飞员在完成歼-10、歼轰-7、空警-2000、空警-200等重点型号试飞任务中,突破人机闭环飞行品质、飞控稳定裕度、大迎角限制边界、数传导航、微波着陆等数百项试验试飞技术,开创了我国战机科研试飞的新模式,标志着我国跻身信息化、体系化发展航空武器装备的国家行列。特别是在歼-10飞机研制试飞中,填补了我国航空史30多项空白,我国也成为世界上三代机研制中唯一没有摔过飞机的国家,空军两支试飞部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09年,空军试飞部队奉命执行实弹打靶任务,参演机组驾驶歼轰-7飞机一次发现、一次进入、一次发射,全部命中目标,探索了新武器装备“发现即摧毁”作战能力。与此同时,空军试飞员在中国航母舰载机、大型运输机的科研试飞任务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壮大了国威军威。
试飞员队伍未来发展要修订完善空军试飞员选拔的制度机制和标准条件,建立科学规范的选拔程序和办法;要瞄准构建具有自主“造血”功能的专业化培养体系,军地联合组建培训中心,严格按军事院校正规教学培训模式,开展试飞员专业化培养,从源头上培养试飞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要不断细化试飞员人才梯队类别,探索试飞人员等级制度等,强化分类指导、分类建设,保证空军试飞员队伍保持合理的梯次结构;要深入推进试飞部队经验技术交流活动,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积极组织面向国际、面向部队和面向设计师的交流和对话,不断推进空军试飞员队伍人才培养向国际接轨,努力形成高端人才领军、年轻骨干担纲、后备力量充足的人才发展态势,以满足未来信息化武器装备科研试飞的需要。
(责编:牛宁)
试飞技术 航空武器装备 试飞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