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何龙:真假撞人事件严重撞伤世道人心

2013年12月04日14:30|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字号:

  昨天上午,一则中年女性讹诈外国青年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消息称, 12月2日上午,在北京朝阳区,一名东北口音的女子在经过一个骑车老外时突然摔倒,自称被撞伤,并死命抱住对方不撒手,外国青年的衣服被撕烂。经医生检查,该女子并未受伤。最后,女子要到1800元“医药费”方才自行离开。

  到了下午,这一“讹诈”消息突然出现大逆转。后续新闻说,外国男子确实与中年女子发生碰擦,并造成后者轻微皮外伤,当时外国青年还用中文骂人。后来在警方调解下,外国男子付给该女子1800元,作为医药费和赔偿费。

  这一街头寻常碰撞演变为情节跌宕的街头剧,让许多观众不胜唏嘘。看了“街头剧”第一幕,观众感叹中国的“碰瓷”技术估计更要蜚声国际了。一位网友调侃说:“这是近4百年来首个强迫外国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中国人。”

  自从2006年南京彭宇自称扶起摔倒老人被判赔偿近5万元“损失费”后,类似的事就不绝如缕。在各种真假撞人事件中,主角往往都是老人,这引起了“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的争议。

  是扶是撞的争执,大多终成“罗生门”。四川达州一老人指称被三个小孩撞倒,尽管有多个目击者证明她是自己摔倒的,但这个老人还是坚称自己被撞。于是那些真正的好心人,只能靠录像还原真相。今年4月15日,安徽芜湖青年陶良云扶起摔倒老人却被当成肇事者,就是靠监控录像证明清白。

  但好心人未必都有录像可供证明的幸运。因此真假撞人事件让社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见到有人摔倒,人们总是很难做出扶与不扶的抉择;遇到扶与撞的争议,人们又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实际上,也完全有撞人后谎称扶人的可能。

  为了避免陷入困境,一些人就不愿再扶跌倒老人了,另一些聪明的好人在扶人前不得不先拍下照片自找证人以防不测。而一些摔倒的老人怕没人敢扶,呼救时先说明是自己摔倒的……

  让简单的扶人好事变得如此复杂,让助人为乐变成“助人为愁”,这就是真假撞人事件所带来的恶果。

  前天北京街头的碰撞被当作“碰瓷”,或者是消息发布者为博眼球而有意省略真实细节,或者是其思维被常见的“碰瓷”新闻所牵引,理所当然地认为那女士是在讹诈。

  这说明真假撞人事件一旦频频发生,被撞成重伤的首先是世道人心。而世道人心一旦被撞伤,就很难在短期内康复。当真相经常陷入混沌、救死扶伤需要冒险时,良知可能就要寻找甲胄以自保,每个人就只能祈祷自己不要在街上出现意外了。

  有个寓言说,古代一商人想买国王的千里马遭到了拒绝,就用计夺马。商人在国王遛马的路上假装昏倒。善良的国王马上把商人扶上马。商人上马后就策马逃走。见国王追不上,商人得意地回头对国王说:“你丢了千里马却什么也得不到,都是因为你太仁慈。”国王说:“马可以归你,但求你别把骗术告诉别人,因为人们听说这个骗局后,就再也不敢救人了。”

  这个寓言有一定的道理,但前提必须是骗子不多。假如世上骗子不少,人们就有必要知道这种骗术,从而在做好事时有所防范,以免好心遭恶报。

  为了扶起跌倒的世道人心,我们现在亟须做的是,对每个真假撞人事件都力争查个水落石出,甚至动用最先进的测谎设备和侦查手段,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敲诈者。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何龙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碰瓷,扶与,讹诈,街头剧,医药费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