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白玉广:美国战略被“中国威胁论”误导

2013年12月05日07:23|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长期以来,美国一些所谓的战略家,刻意制造假想敌,利用媒体大肆鼓吹和渲染臆想中的威胁,深化敌对和仇恨意识。“中国威胁论”便是他们炮制的战略怪论,经常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中国威胁论”基于一种错误假设,即经济实力增长的中国在国际立场上更加“自信且武断”,而行为上更加“富有侵略性”,使中国周边国家处于被动的“防御性”姿态。美国“重返亚太”,并强化其与盟国关系以对抗中国,反映出美国对亚太局势的理解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近期中国与邻国的领土领海争端中,美国因素越来越突出,这既有相关国家希望“恃美自重”,又反映出美国在“中国威胁”这一战略假设下试图攫取更多的外交抓手。

受制于财政能力以及国内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美国外交正进入低成本的“弱外交”时代。相对于小布什动用军事力量来推行外交战略,奥巴马在外交资源投入上受到更多限制和束缚。在“弱外交”导致美国战略收缩的条件下,对美国来说,克服心理上的焦躁和不安,克服零和思维,以正常心态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交往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外交能力弱化的同时,国际局势的复杂化程度正在加强,尤其亚太地区的风险程度和不确定性都在增加。可以预见,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战略家们”未来还会不遗余力炒作。在此情形下,愈发需要相关参与者制定更为成熟理性的外交策略,避免对形势和彼此战略意图的误读误判。

“中国威胁论”已成为干扰美国战略制定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国威胁论”基础上的美国战略假设非常危险,如得不到有效清理,将对中美关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威胁论”不但在美国,在其他地区也有拥趸,这一论调在这些地区的发酵将会使得中美关系受到“第三方因素”负面影响的可能不断加大。

中国新领导集体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目的就是着眼长远,建立有效的战略沟通机制,减少包括“中国威胁论”在内的非理性因素的干扰,在这方面美国也应给与有效合作。惟其如此,两国关系才能健康发展。

(作者是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美国外交,中国威胁论,美国因素,战略沟通,战略制定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