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李红军:打工男井下居住20年令谁汗颜?

2013年12月05日16:07|来源:海外网|字号:

“竟然还有人居住在井底下!”昨日有市民反映,偶然发现有人在朝阳区丽都花园路井底下居住,担心其生命安全。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将台派出所现已将居住于此的男子就近安排住宿。“三个孩子上学得花不少钱,家里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妻子负责在家看孩子,我出来打打工,房租太贵,至少一个月也得300元,我在这里已经住了近20年。”记者注意到,王先生穿着一双塑料筒靴,上衣口袋揣着几块抹布。“我这把年纪,就是每天在将台西路附近洗车,空闲的时间就捡废品卖。虽然回家只需要3个小时左右,但已经很久没回家了,没挣上钱。”他尴尬地笑了笑。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打工男在井下一住就是20年,然而,这样的事情就活生生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面对如此的社会困象,不由地让人生发出“民生多艰难”的叹喟。

北京打工男井下居住20年令谁汗颜?首先,我们的社会应该感到汗颜。早在许多年以前,我们国家就提出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的宏伟目标,然而,时至今日,“居有其屋”对于个别家庭来讲还是一个愿景,平均每个月的300元房租都交不起,何谈生活质量?这一境况说明,我们国家对某些弱势群体的关注,并没有引起重视,尤其一些低收入群体,他们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难,应该让社会福利的恩泽及早光照到他们身上,让他们充分享受应有的人间温情是各级党委为何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感到汗颜。眼下虽然说实行了义务教育,可现实语境下真正的义务教育离人们还十分遥远。眼下一些地方的教育收费已成了百姓的难承之重,家长们为了供养孩子上学,他们俭以奉用,甚至倾其所有,可以说,教育的产业化一成为一种社会之痛,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今后会有更多的家庭“因教致贫”,这一点不容置疑。

再次,我们的社会保障部门应该感到汗颜。打工男井下居住20年凸显了社会保障的民生短板。一个四五口之家,每月收入一两千元,平均每人每月只有四五百元,显然,这样的低收入已经很难维持正常的生活,万般无奈之下,打工男除了住井下恐怕没有更好的选择。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弱势群体作为社会的边缘人,理应受到更多社会福利恩泽的眷顾,而不是成为“被遗忘的人”。从这一点上讲,打工男井下居住20年也是一种民生之痛,应该正视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常言道:安居房能乐业。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就一个人来讲,当他居无定所,甚至以“井下为屋”的时候,又怎能干事创业?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何谈“美好生活”?

打工男井下居住20年是一块典型的民生短板,要弥补这块民生短板,依然任重而道远。人们期待着这位打工男的生活境遇早日得到改善,如此,则乃民之福焉。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井下 男子 蜗居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