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张闲语:“网络安宁权”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3年12月07日00:03|来源:红网|字号:

  北京市一中法院发布首个网络侵权案件权威调研报告,首次针对骚扰信息、垃圾邮件提出了对网络安宁权要进行保护的新概念。法官表示,如果互联网用户认为过分的垃圾邮件、骚扰信息干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并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12月6日《北京青年报》)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各类信息骚扰。对此法院结合近年来的实践案例提出了“网络安宁权”这个新概念。对于网民来说,这是一个福音,至少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具体的解决办法和路径,但要真正实现网络安宁,还有许多现实困难。

  据悉,目前我国的立法方面还没有网络安宁权的规定,虽然可以通过对人格权扩大解释给予保护,但如何对人格权进行扩大解释?首先需要司法部门及时出台具体的司法解释,不能给司法裁量腾留弹性空间,更不能让信息骚扰者钻法律空子。从北京一中法院近年来的诉讼案例看,侵权案件在逐年增加,侵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果一旦这类诉讼案件陡然增加,法院面临的压力就会更大。法院如何保障网民利益?这是一个待解的难题。

  退一步说,在目前情况下,网民可以借用人格权对信息骚扰者进行法律诉讼,但多少人能够承受其中的诉讼成本?一方面存在证据收集难题,正如调研报告所言,近年来网络侵权案件的六大特点,作为普通群众,要及时全面收集相关侵权证据本身就有较大难度;一方面从案件诉讼案件自身特点看,案件审理耗时费力,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走诉讼渠道?即或赢得了胜利,可能也会得不偿失。

  “网络安宁权”显示了法院的实践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这个方向和思路显然的正确的,但要全面实施,并切实保障网络安宁,单靠法院的改革创新还不够。一方面需要法律法规的顶层推动,要从尽快将网络安宁权纳入立法轨道,让法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方面还需要网民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同时还应强化网络监管,要从源头上过滤和卡住各种骚扰信息。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法院,网络侵权,权要,网络安宁权,人格权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